首页 资讯 关注 名家 行业 机构 大观 图片 视频

媒体

旗下栏目: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毛皮画上的马文化”巡展上海站主题研讨会报道

来源:中国艺术资讯网 作者:小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2-27

全国巡展首站于2023年12月9日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历时三年筹备,将在上海、北京、成都、伊宁、乌鲁木齐等五个城市进行巡展。

研讨会现场

纤维艺术毛皮画简介

毛皮画上的马文化艺术作品的主要艺术载体是纤维艺术毛皮画。纤维艺术毛皮画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纤维艺术形式,秉承了纤维艺术具有无限创新及开放性的特点,利用多元化的材料进行别出心裁、想象丰富的创意,其作品常常能够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纤维艺术毛皮画创作初衷是要给观众带来一种具有冲击性、传播性、憧憬性。通过马文化的素材提炼,绘制至纤维艺术的载体之上,以更加富有肌理性的纤维艺术表现方式,让观众获得感官触达、心灵感悟,文艺渗润的感知。从时代占位出发,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和艺术文化相结合,依托丝路经济带复兴的时代背景,展现中国马文化和世界马文化的艺术生命和当代特色。

揽胜(尺寸2.1×2米)

此次展览所展示的毛皮画作品,主要利用马、牛、羊家畜动物毛皮的毛面部分进行精心地艺术创作,在融合优秀传统纺织文化的同时,也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现代纺织科技成果,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毛皮画的创作初期,要精选符合要求的整张毛皮,通过处理后根据动物毛皮的毛色、斑点分布的特点,依循毛发的走向和皮质的肌理进行浮雕、绘画等艺术创作,每一幅毛皮画作品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雪之华(尺寸1.13×1.13米)

经过毛皮挑选、修理毛皮、构思设计、绘制草图、手工刷毛、毛皮勾线、逆茬绘制、勾出轮廓、毛皮绘图、剪子修剪、电烙定型、调色毛皮、纹理用色、固定颜色、全面涂胶、钉框装裱等近二十项工艺,有的线条进行雕刻,产生特有的浮雕效果,并且画面随内容需要跌宕起浮,与自然的色彩相配合,使得造形生动逼真。

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主题:“《马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毛皮画上的马文化”巡展项目主题研讨会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馆内举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艺术从业者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俞惠煜: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高级顾问,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文化是丝绸之路上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对一带一路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马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马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理解和友谊。通过发展马产业,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马作为和平、友谊与合作的象征之一,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马文化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推动沿线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古丽老师所传承的毛皮画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创新,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提供新的契机。

洪和文: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文化交流艺术馆馆长

毛皮画上的马文化,我觉得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民族风格与大众文化的统一与结合,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的融合,因此这些艺术作品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下里巴人的通俗。在此,我在想我们的许多文化产品要想走向国际,一定要既要有民族文化的风格特点,同时也要适应国际文化的因素,及时跟踪并加强与国际流行文化的融合,进而思考如何能够引领时尚潮流。我觉得我们在这个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我们是任重道远,从这个角度来讲,马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于幸泽: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CAUP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研中心执行主任

今天的主题是马文化的传播,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项目。就作品而言,最大的特征是在马的皮上画马,我个人认为这些作品有比较强的识别度,是非同寻常、非常少见的。国家艺术基金所支持的项目都是有原因的,它对文化交流是非常慎重的,要考虑到本身的价值,希望有价值的地域性的、代表性的、民族性的东西在中国让更多的人看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每件作品的质量,而是看到这样一种行为,聚焦在马文化及艺术的传承发展。

阿萨杜尔·马克洛夫: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硕士导师

今天参观毛皮画上的马文化展览,给我的感受是:这些作品构图很好,一幅画,我们看的第一个东西是看构图、看颜色、看技术、看材料、看内容、看艺术家的概念。一幅作品没有内容的话,等于它没有意义,我看了她的构图很好,而且材料的颜色,包括使用牛皮的纤维,为了把马的形象画的很清楚,这个是它的特点,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纤维艺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必须得有耐性把它做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需要耐心地处理每一个细节,确保作品的完美和精致。因此,纤维艺术需要艺术家具备极高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一件优秀的作品,在此,向古丽老师表达敬意。

蔡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中国马业协会副会,中国马文化博物馆馆长

马文化是新疆各族群众独特的文化传统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马在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体育、旅游、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元素。因此,通过挖掘和传承马文化,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其次,马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马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发展马产业,可以促进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此外,马文化还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通过挖掘和传承马文化,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同时,马文化也可以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资源,促进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综上所述,马文化与乡村振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挖掘和传承马文化,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仓平:上海城建职院副校长,东华大学设计学博导,教育部艺术设计职教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马文化的艺术传承和发展,今天来看还是非常震撼的,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传承和创新,既有对马的热爱和毛皮的处理,同时在颜料和技法创新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新疆有很多文化,唐诗宋词关于马文化也有非常多的东西,这里面关于传统的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怎么结合起来,在文化属性上进一步提升价值和现代人情绪的呼应,包括除了马文化以外,是不是还有很多新疆的生活文化的东西或者表现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比如今天看到的演出,这些东西也是可以和非遗的文创嫁接的,从马文化延展成民族文化表现的载体,在这里面可以做一点假设的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成绩。

李海峰:上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美术学部系主任,东华大学海派跨界创意艺术中心主任

今天看了以后,确实比较震撼,她把原生态的毛皮文化做成衍生品,对绘画的载体是有很大的开拓。马文化能够很好地结合江南文化本身的布艺,中国美院有纤维艺术专业,把欧洲文化和软雕塑结合在一起,布艺和毛皮都是软雕塑一类的,能够驾驭好的话,也是艺术探索的一种方向,今天看了古丽马文化,启发很大,对我在教学上面也会有所触动。我现在正好带中国艺术创作绘画课,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和动物打交道,我想以后保护动物的元素或者环境艺术,都可以很好地纳入创作题材当中。

惠书文:上海 YOUNG 美术馆、拂尘庵美术馆馆长

看完展览,到底是哪一件作品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是我比较关心艺术家作品输出给我很重要的原因,艺术的独特性,艺术语言的表达,除了温度性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东西能够让我们记住?这个是我从作品本身谈我的感受。

现在艺术家很多,但是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我们最终传达的还是个体对于整个社会、世界,对于生活在周边的人和空间的关照、反省,一种真正的把自己的真诚的那一面展现出来给别人看的,你今天真正地做到了通过自己的绘画实践、行为方式来感召或者资助,帮助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能够让他们有一份长期性的工作,这一点对你是由衷地敬佩。

张浩:中国马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环球领峰文创集团董事长

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民族不同,历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可是一讲到马,爱马的情怀如出一辙,为什么?实际上中华民族是马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古丽老师用了一种自己特殊的艺术通道打通了从马的毛色和皮毛的质感找到了一个来诠释爱马民族,中华民族就是爱马民族,整个人类都是爱马的人类。

古丽的作品,应该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展示。实际上我们城市的所有空间都是博物馆,都是艺术馆,看你怎么看待。古丽从毛皮的角度说起来,非常好,非常具体,但是还可以把它放大,放大到更进一步从艺术的角度和商业的角度,有更大的获得感。我们的苏绣能不能和毛皮结合起来?我们的编织能不能和毛皮结合起来?我们的木雕能不能和毛皮结合起来?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上,把毛皮做的更多元,甚至有的更图案。现在有非常好的基础,非常现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方式把它表达的让全世界不同的民族都喜欢马,都来爱您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思路。

刘子惠:策展人,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

今天我从马文化艺术非遗文创的机遇角度讲一下,马文化我觉得是有很大市场的,我的朋友很多孩子都在学马术,都在骑马,尤其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他们慢慢地会和马文化有接触,所以这个市场还是巨大的。但是现在大家虽然对马文化有接触,但是并没有深入地了解,他们对于马文化的艺术,可能更多的是徐悲鸿画马等等,可能还知道毕加索画过一点马,仅此而已。我们要有一个平台做传播,马文化的艺术,再从马文化中汲取一些元素,开发衍生品。

艺术品其实是承载着每一个生灵之上的,本身就有生命力的,这是它的天然优势。你可以借鉴迪士尼文化,比如有一匹白色的马,它叫珍妮,它是一匹美丽而善良的马,从它出生之后点点滴滴发生了很多事情。在这之后,它可能去世了,现在这张毛皮包括上面绘制的就是珍妮这匹马点点滴滴的故事,再围绕着它发散,做衍生品,就是一个系列,它就是马文化里的米老鼠、唐老鸭,爱马仕等品牌也是这样一点点做起来的。总之。我认为一定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慢慢地系列化,再做它的衍生品,整个体系就闭环了,我觉得这样会比较好一些。

续鸿明:高级记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毛皮画上的马文化巡展项目,就我的视野所看到的,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展览,这个展览的独特性,从主题到题材,让人耳目一新。这个展览是纤维艺术,纤维艺术是当代的艺术种类的概念,古丽老师是非遗传承人,非遗需要保护,需要传承的项目,两者的结合就有很多的学术话题,我觉得是非常有延展性的话题。从非遗来说,古丽老师谈到非遗再造,强调了几个学术概念,再创造、活态性和世代传承。在古丽老师的作品里面,从2008年-2015年,中间有一些摸索,2015年开始带着团队做了很多尝试,非遗再造这个方面,她确实是非常有典型性的。

这个展览能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从艺术基金的评委会来说肯定有他们的考虑,有传播交流推广的价值才会入选。古丽老师开拓了新的题材、新的画种,在这个方面,示范性也是值得我们做媒体的来关注。

王立波: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 教师

马文化,是研究人类驯化动物历史的重要一环。自四五千年前,黑海附近中亚地区就有先民开辟了马具使用的先河。马鞍和马镫的发明都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生肖马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精神图腾。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递文明的重要载体。马革裹尸的豪迈诗词是戍边英雄,一代又一代传承着的龙马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深入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润疆工程,重视地域性文化特征的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的各民族相互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内涵。对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美育代替宗教,通过有温度的皮毛制品,让皮毛画具有更多研发推广的空间,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文化自信。借现代设计教育为路径,统筹纤维艺术创新发展,紧跟元宇宙发展趋势,丰富美丽新疆振兴乡村的文化业态,助力帮扶残障人士,不断提升人文价值,贯彻落实好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发展的新动能。

谢家齐: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J. Queen 设计总监

我和阿孜古丽都有在偏远地区的情怀,我们从小就在新疆长大,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可能和内地的文化产业甚至商道的人还有一些距离,因为我们思想都比较简单,喜欢做自己做的事情,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艺术家的坚韧和毅力。艺术创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阿孜古丽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以一种执着和坚定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她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方式,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她不畏艰辛,不怕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她总是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克服困难。阿孜古丽的毛皮画作品通过描绘马的形象和动作,传递了新疆文化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武马:中国马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悲鸿艺术委员会委员

马在人类历史上,可以用几句话来明确马的价值,马和人类的关系,人类因为有马,提高了视野,视野不一样了以后,对任何事物的判断、决定都会变化。马加快人类的步伐,就像我们现在有手机、电报,在处理任何事情,包括未来的发展,都是在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是马参与人类社会当中给人带来的巨大变化。

至于古丽的毛皮画的技艺,我就不再多说了。我给古丽的建议是,和其他的纤维艺术,也就是毛皮本身所不具备的、所欠缺的艺术的结合,可以尝试在上面雕、绣,就是在毛皮本身上可以绣,可以透刻,还可以镶,还可以缀,很多流苏,传统服饰的坠的工艺,这样毛皮画就是立体的,多种物质参与,可能因为宝石或者特殊材料,让这个画不仅仅是一张画,而是富有了更多其他物质的价值。

吴娱:策展人、新疆当代美术馆副馆长

项目负责人:阿孜古丽·吾甫尔

阿孜古丽·吾甫尔,当代艺术家,乌鲁木齐人,索菲亚大学经济管理EMBA在读,乌鲁木齐归迹艺创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纤维艺术毛皮画的研发者及传承人,她带领的“归迹”团队在新疆毛皮画的传承和研发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责任编辑: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