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名家 行业 机构 大观 图片 视频

媒体

旗下栏目:

安滨|曲线编织的世界——她在教室一隅被发现

来源:中国艺术资讯网 作者:小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29

2018年7月4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创作国际大师班从杭州出发赴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留学三个月

是2016年的秋季学期,我在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油画专业为专升本学生指导人物着衣全身素描写生,环视教室的学生习作时,被一位女学生的作品抓住了视线,一幅挺独特的人物描绘方式作品前是位专心绘画的女生,见她安静地坐在画架前,不时地抬头注视着她眼前的人物模特,素描作品画的完全不同于学院教学常态所呈现的素描表现手法与样式,她对写生对象有一种特殊的感知与表达。也许是未经过“正规的”学院教学模式的导入,还未建立起造型功力与熟练绘就的笔法,稚拙的用笔与朴素的绘画造型就显得有些独特,尽管她时时地观看眼前的模特,却画出的是另一番“景象”,人物的容貌尽管类似对象也得其神韵,但五官、发型、装束都被她高度简化了,并以她的弧线方式对“形”进行了“规整”。画面那一排排的平行线组织出不同明度层次,形成了十分有序的层次区域,带来了特有美感。我当即表扬了她的画,也吸引了班里同学来围观。她自己却连连说到,不会画,画不出其他同学那么好的素描,只能画成这样了。此时,我知道了她是一名在油画班进修的杭州籍学生,很喜欢绘画,准备专心在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一年素描和油画,名字叫张伶伶。在后续的教学单元里,我对她提出一些有关人物在空间中的动势造型的感知方式与应知道和把握的人物形体、骨骼构造及细节与全局的对应关系,其它则顺其自然,让她眼中的对象如其所感地表达和呈现。

2017年夏季,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了“艺术创作国际大师班”,由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学院的几名教授联合教学。我担任这个国际大师班的中方导师并推荐了张伶伶来参加这个专项课题研究班。张伶伶接受了我的建议,进入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创作国际大师班学习。中欧每位课程导师以创作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课程理念与专业创作指导的特殊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对她的影响很深,特别是2018年到我带队这届班学员到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三个月的学习及欧洲大范围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画廊及当代艺术家工作坊的考察与创作实践,对她的艺术视野、观念形成及个体创作的趣味引导可谓影响深远。

2018年7月20日张伶伶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夏季学院学习

四年后的今天,张伶伶拿出的这批作品已是更加清晰和完整的个人面貌,如《春》《窗上》《轴》《蕴》《涧》等一系类作品,无论是纸本还是油画作品,都呈现了她个人那特有的多层曲线韵味编织的符号元素,宛若透过撑开的薄纱所看去的景物,更或是由飘逸的薄纱所编织成的物体在空间中静默的升腾、旋转与交织,一个个过程的凝固瞬间。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她与所描绘的对象的“间离”,用一种“”非常态”的眼光来观看和呈现的她心目中的“真实存在”。变“熟悉”为“陌生”,这是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变“习俗”为“异常”这一“间离法”法的美学理念,在张伶伶的作品中有着显著地呈现。

显然,她作品中所有的对象时空观念被打破、被重构,画面中的“物象”是一个十分个体化的视觉观看与呈现方式。那一片片的平行曲线仿佛有着生命般地在自我的自由轨迹里飘零、缠绕、重叠和舒展,真实与幻像交织在一起,这是张伶伶内心节律的起伏与思绪的自由流淌。这些远离客体对象的呈现方式是普遍发生在现代主义的作品中,正如康定斯基提出的观点,美是“人从客体转向他们自身”,转向无物质追求的心灵自由的实体和思想。张伶伶没有循入传统绘画的艺术道路,不是享受已有的风格与审美,而是按照自己固有的意趣去推进和延伸,从张伶伶纸上作品《轴》《窗上》等系列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她那种“纯真的心理动力”,以及沉浸在她个人内心世界的绘画过程。

2018年7月25日 张伶伶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学习,访问柏林艺术大学教授大卫·艾弗森(David Evison)乡村工作

我们从张伶伶的作品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她十分个人化的绘画心境与无功力状态,那是一方“幸福的森林小屋”,一个浩瀚大海上的“独旅之舟”。我们每一位观赏者自会在目睹张伶伶作品时获得共鸣与共情。

祝张伶伶个人画展成功!

张伶伶个人艺术简历



 
责任编辑: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