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茶道展春秋,古德文脉万古流 ——读《跨越心墙:乔雨诗文作品选》,兼谈《胡适文集》(下篇) 石中元 黄中先生在宜兴紫砂壶上题写:家和万事兴。 二、茶酒不分,流传至今 为什么说茶酒不分家?中国是茶与酒的发源地,茶酒相融相生。日常的宴席上有“以茶代酒”的做法,酒量小的人,用饮茶的方式来代替喝酒。俗话说用茶代酒,天长地久,这样无损礼节。宋诗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飞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唯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如今的社会宴席应酬增多了,酒喝得多伤人,很多饮酒的场面,以茶代酒,不失礼数。茶圣陆羽称茶为“精行俭德之人”,诗人陆游在《试茶》中表示,若要在茶和酒之间做出选择,宁要茶而不要酒。 茶酒虽说不分家,但品茶与喝酒是有区别的。明代陈继儒在《岩栖幽事》中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品茶三四个人足矣,幽雅清静,细品慢饮,品出人生滋味。如七八个人在一起,人多嘈杂,喝茶解渴谓之“施茶”。而喝酒就不一样,要的是人多气氛喜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豪放热烈。 酒味茶香,你若心浮,就饮盏茶。《跨越心墙》中对茶与酒的吟诵,给读者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将喝茶提高到不记世俗,抛却名利的境界。作者力求在幽静雅致的环境中啜饮香茗,既能欣赏风景,又能洗涤心灵,得到双重的审美愉悦。 ——你离开祖屋太久琵琶怕已生疏,老屋的紫藤不老,绍兴花雕尚温,绣花针依旧别在绣楼里的绣球上,而你早已款款下楼,环佩叮当。人在楼下,茶在壶里,壶在炉上,桃花蒲扇在你手中,慢展轻摇,嘴里哼诵的还是那支江南小调。芳香透过轩窗阵阵飘过粉墙。(见乔雨《洒一把流星雨》一文) 。 ——人到中年月满霜天。竹林里煮上新茶山外渐起青烟。秋风吹展眉弯,细雨遣散了幽怨,秋江千里孕育着机缘。从此收起泪水笑傲沧海桑田。长亭向晚把酒凭栏,栏杆拍遍就要下楚烟。任凭冷雨打湿船头的帆,即使憔悴了明月也不让韶光空遣。远山木鱼声声召唤着随缘,隔江百合灿灿已砌满堤岸。剪断了虚名,成败都在从容间。(见乔雨《月满霜天》一文)。 茶道讲究清、静、和、美。为什么要学茶道?从烧一壶水开始,学会了耐心和等待;从投茶量、水温、出汤时间的控制中学会了掌握分寸;从斟一杯茶开始,学会了谦恭和礼让。在与茶友相伴的日子里,学会了交流与互动,接纳与分享。其实人生亦茶,苦涩中蕴含着甘甜,一道浓酽、二道清醇、三道趋淡。只有静心品茗,喝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品味到一份怡然自得的好心情。唐代刘贞德称茶有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养身体、以茶表敬意、以茶可养志、以茶利礼仁、以茶可行道。 常喝茶的人长相年轻,穿着素雅,低调沉稳,心静如水。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礼节、方式等饮茶仪已很讲究了。唐宋以后的中国人是否少了一些阳刚威猛,多了一些阴柔之性与含蓄圆滑?据悉,唐朝以前的人喝茶并未流行,唐以前的汉代人粗率质朴、勇猛豪迈;性情直露而少含蓄,坦荡豁达而少萎缩。这只是我的突发奇想,权当戏言。 ——茅屋的清茶,清香又芬芳。悟道与迷津,一阵山雨一阵蝉鸣,故事就是青峰岭下的顽石,哪来的空虚聚散与浮幻的缠绵。散尽了夕阳是解缆的星光,一场聚散一场秋霜。不要短笛和长亭,不要折柳和缠绵的暮雨。饮尽了杯中的苦酒依然吹起风笛,远行。(见乔雨《吹起风笛远行》一文)。 从斟一杯茶开始,学会了谦恭和礼让,接纳与分享。喝茶增强抗病毒的免疫力。喝茶并不能直接抑制病毒,但可以增强免疫力。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以外,常喝茶保持了喉咙湿润,是提高呼吸道免疫力的办法,使病毒更快地排出体外。最新研究,病毒在到达人的肺部之前,会在人的喉咙里停留4天。感染者大量喝茶,并用温盐水,温茶,醋漱口,可以消除病毒。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五湖茶味,理智和气,一盏浓香酒客心;四海茶道,互爱同乐,三品绿叶和简静。唐·卢仝(tóng)有《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出了饮茶的美妙意境。清人郑板桥有竹枝词“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描写了一个农家少女用茶来表达对情郎的钟爱,用灿烂的紫荆花来衬托茗茶,叫情郎不要走错了人家,柔情蜜意跃然纸上。茶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更是朴实无华的祥和生活。东来紫气西来福,南进祥光北进财。这幅互文对联,指四面八方均有贵气、福分、祥和、财富。 朋来相契深谈道,这个道便是中庸之道;客去收心静养神,这个神,便是“致虚极,守静笃”之神。如何守住自己求索的初心,怎样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且看《胡适文集》的中和中庸。 胡适认为,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观点的人生活在一起,让不同流派的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这个社会允许争议、争鸣,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理想与抱负。这个社会你可以是一个无神论者,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现代文明社会之所以有生机与活力,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容忍,诚如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鲁迅让读者睁眼看世界,看到了一个冷酷的世界;胡适却让读者睁眼建设世界,期盼一个温暖的世界。 胡适将他的包容性用于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对待鲁迅的态度。从1920年代中后期到1930年代中期,鲁迅写了不少讽刺、批评胡适的文章。但胡适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称赞鲁迅五四白话文学的成绩:“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鲁迅还有左翼作家对他的谩骂,胡适不气,不急,不理会,以“老僧不见不闻”的淡定而处之,至今未见胡适回骂鲁迅的文字。当鲁迅遭到无端抨击、人身攻击时,胡适却为鲁迅辩诬、主持公道,并为《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尽可能地提供方便与条件。 ——面对恶毒龌龊的言语,他笑傲苍穹:我自有出鞘宝剑,谁敢相撼! 如今,豪壮的声音远去了,竟成了绝响。风在奏着挽歌,雨在抽泣。蓦然之间,去了豪情,走了激昂,留下的只是一颗苍老的孤心。他是过客,不是归人,自不与人群。(见乔雨《过客》一文)。不论是《胡适文集》还是《跨越心墙》,均从世界文明的角度思考人生与社会,国人应该是一个世界公民。世界公民应有博爱、平等以及和平的理念,世界各地的人相互理解,融洽相处,通过彼此的敬意来建立互动的关系。每一个世界公民都有不受歧视地自我决定其发展的权利,通过经济合作来消灭战争,争取和平与发展。 乔雨的短文小巧玲珑,常常带有淡淡的哀愁,令人回味无穷;长文大气磅礴,常常带有历史的厚重,充满哲理。在这种朦胧的怀古之幽情中,展现着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在那梦幻般的意境和温情的叙述里,掩藏不主他洒脱的心灵、哲学的智慧。原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柯蓝先生是这样评价乔雨的诗文:表现出无限的享受大自然的快乐和乐观向上的情操。这正是我们所处的振兴民族的时代中应当弘扬和学习的地方。当前有一部分人经受不起生活压力和各种诱惑,以至丧失理想和目标,而产生软弱和悲观,要做到乐观向上,还不容易。正如我在“欢乐颂”中写过的;“欢乐是一种宽容,欢乐是一种风度,欢乐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 《跨越心墙》,心灵的叩响:“烹茶研墨煮酒,新燃檀香幽幽。纸铺案几,挥毫龙蛇疾走,或书,或画,庙堂之忧尽被涓墨透。研西山古砚,蘸四季重彩,任笔纵情神州。”(见乔雨《香庐铭》一文)。 黄中先生在宜兴紫砂壶上题写:云水禅心。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生活随身携带紫砂壶。 三、禅茶一味,淡久生香 读《跨越心墙》一书的《宋词人物》有感:如椽大笔,演绎经史子集;知行契真,蕴藏千古芳名;驾轻就熟,诠宋词之古朴;得心应手,增东坡之丰盈。《宋词人物》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读者发挥想象,才能领略文中的幽韵和醇美。 读《跨越心墙》一书中的《妫川赋》有感:寄情以文,文以心声,心声雅韵,通达古今。邀妫水风月,入于珠玑;揽海陀沧桑,化于物美。松涛泉流尽从词曲中来,虎啸龙吟任它妙音天成。《妫川赋》刻碑立于北京市延庆区妫水湖畔,与妫川神女雕塑遥相呼应,成为延庆文化一个新的地标物。 乔雨的诗文合集,充满人生哲理的思考,在朦胧的怀古之幽情中带有历史的厚重,既为读者提供了审美空间,又体现出如歌似画的艺术张力。“风骚诗赋各有强,生平快慰是文章。埋头耕耘酬知己,英雄正道是沧桑”,这是他送给朋友的一首诗,也是他热爱文学的形象写照。 《跨越心墙》的部分篇章以茶为文,寄托了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个人情感。“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邀一二知友,泡壶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断不可少”(周作人)。茶虽苦,却有野香;水不佳,得有静趣。“三更的残茶已淡,桌上的纱灯更明,深夜把惦念托付给黎明。一场春雨浇透了春梦,也把思念轻轻唤醒。窗外的夜雨,合起了多少把伞,关闭了多少扇窗,拧开了几盏桌上的灯,等冷了几壶重温的酒,淋湿了谁家未归的人?”(见乔雨《雨夜人未归》一文)。 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作者品茶鉴水,谈诗论文,禅茶一味的《跨越心墙》,飘逸流畅的旋律,清雅从容的吟唱,超凡脱尘的净心能量。 让我沿着禅茶一味的胜境,去探胡适先生的中和之道,去化解“文明的冲突。”所谓“文明的冲突”即价值观的冲突,很少被学者做深度的解读,但这一层面的矛盾才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而经济贸易以及发展模式只是手段而已,文明追求是目标。今天仍受到“万历十五年”之困境,折腾来折腾去,以斗搅天下,而每次“搅屎棍”搅的是社会精英。胡适不赞同激烈的社会变革,主张温和的渐进式的社会改良,以最小的社会动荡,取得最大的社会进程,走出“万历十五年“之宿命,在中西文明融合的基础上建构“新中华文明”,完成现代文明转型。 “最是那一杯香茶在唇齿间流连,暖意在周遭缓缓洇展,一窗蝉声,半天霞烟,树影山外山。”读乔雨的《山寺桃花红了》一文,我读出了胡适精神。胡适先生说,看哲学史三个目的:一是明变,探求发展变革的线索;二是求因,找出变革的原因;三是评判,找出各个各家学说的价值。 “迷恋着你的,最是那一副傲骨在灵魂中游走,纵使江湖浪恶风险,人间荆棘错落,你昂扬着把苦难伴酒滚入豪肠,饮下昨日的悲欢,笑对明朝的沧海桑田。 ”——自胡适开创中国近代哲学史之后,又有一批后继者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等哲学家跟进,显示了胡适在传统哲学现代的转换中所作的开创之功。尔后冯友兰写了《中国哲学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作为比较时,一般都认为冯友兰的可读性胜于胡适。如果说冯友兰呈现的哲学史是诗一样的语言,那么胡适的哲学史就是一篇有意境的散文。这两本哲学史因角度不同,互为补充。读者如要由浅入深,由面到点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史,先读冯友兰,对哲学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接着看胡适,可以更深入了解哲学发展史中的观点。 “倾心着你的,最是那一身气节在山海间神闲,竹下酣畅,傲雨凌霜;舟摇风飘之间,醉扶孤帆登高赋远,平沙落雁,僧踪寒山。”——《中国哲学史大纲》实质是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只写到先秦时代,对后面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胡适曾计划接着写,但未完成,实为憾事。 “感念着你的,最是那一份担当在无语间,沉默总是相聚时的委婉,别离又是霜打的无言。那一番悠悠如春雨似的关注与惦念总环绕在身边,随着足印踏遍青山、绿水与客船。他乡的云烟从此不再寂寞孤单。”——大气做人,小细做事。我在胡适身上看到了贵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贵族精神不停地衰变,但屈原、陶渊明、曾国藩等对历史文化作出贡献的人物,他们身上有贵族精神的特质,这三个典范所具有的三种贵族精神,可以概括出历史上贵族精神的衰变。屈原追求卓尔不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殉道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超脱物欲、崇尚自由的自我放逐的精神。曾国藩追求建功立业,完善个人品格的不息精神。从卓尔不凡,到自我放逐,到回归权势:可以看出历史上贵族精神的衰变。 “最是那一缕缱绻在墨迹未干时浮现,纸草的芬芳带着淡淡的忧伤,剥去尘封的片片记忆,泪痕竟未干…… 最是那一丝清澈在眼神里蔓延,梨花带雨,溪绕泉边,燕语诉说着从前,诉说着误了那一班渡船和那山外的云烟。”(《山寺桃花红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适)。可以为文明而争,但不能为高墙添砖。如果有一天你悲哀地发现,坦坦荡荡的君子需要掩人耳目,厚颜无耻的小人反而趾高气昂,那不是你的问题,是时代的疾患。社会真正得势的是激进主义,诱惑了众多的贫困阶层。激进主义的话语系统上升为主流地位,从而排挤了胡适等其他渐进改良者。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在新启蒙运动以及反抗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中,胡适不赞同激进主义的运动,不赞同瞿秋白突显的俄国革命,不赞同陈独秀高扬的“五四精神”。为避免极端、激进,胡适用“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一词来代替“启蒙、救亡”一套话语。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创建《努力》、《现代评论》、《新月》杂志,到20世纪30年代创办《独立评论》杂志,再到40年代发刊《独立时论》、《观察》等,胡适对五四运动的诠释,形成了一套与激进主义相别的话语系统,为完成现代文明转型做出了艰苦的探索。 乔雨说:“茶马互市,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清,绵延千年,络绎不休。一路经川入藏,一路遁走滇州,翻越千山,辗转万里;会拉萨,出印度,泽亚欧。古道经行处,普茶飘香留,中华厚德文脉展春秋。” 原中国茶文化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不喝酒,不抽烟,唯一的嗜好是喜欢喝茶,自称“茶篓子”。朴老茶具简陋,只是随缘而已,生前在家时,常捧着一个罐头玻璃瓶子代替茶杯。由茶而禅,茶禅相通,在朴老眼里,茶即禅,禅即茶,茶禅一味。品茶时放下烦恼事,品味悠然的心境;参禅时放下心来,渐悟中体现清静和寂,寻求生死解脱。朴老生前写的《茶诗入禅》诗,被谱成《吃茶去》曲,流传至今。茶宴芬芳、禅味悠长。 茶字的组成笔画是108,“茶”字的“艹”字头为20,加上下面的八十八即是88,合起来就是108。日本高僧大西良庆108岁生日,朴老曾作汉俳多首,贺大西良庆长老108岁寿辰,“深感多情百八翁,一席坐春风。”如今,日本茶宴茶道胜大陆,唐风宋韵的不绝余音,遗落在扶桑土地上。 我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撰写的《人生与茶》有启发:“我平生烟酒不沾,但每天必饮茶。看着一朵朵祥云般的茶雾升腾,脑子里不免闪过一些品茶与过好生活的感悟,我概括为‘俭、清、和、静’。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红尘滚滚炎凉荣辱,这些都渐渐离我们而去,唯有淡泊,才可以尽享怡然自得的晚年生活之乐。饮茶可以让人的心灵更加清明虚静;居所更加清幽高雅;结交朋友更加冲淡绝尘,不污时俗。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至静,宁静致远。俭、清、和、静,这是我提倡的中国茶礼,也是我奉行的晚年生活哲学。” 佛教《清规》中有程序严格的茶礼,茶宴在虔敬真诚的气氛中举行。《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乔雨先生读书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读书撰文,品茶饮酒,卓然不群,洒脱自然。 潘岳先生在乔雨散文集《风吹浪远》序中写道:快乐是人生的动力源泉。拥有快乐,把握快乐,你的心扉就会生长出茂盛的、绚丽的、含笑的幸运草,一切纷争攘夺的烦恼自然也会淡化消失......乔雨的作品无不洋溢着快乐的情感,折射出他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和心静如水的精神境界,无论是亲近自然,享受生活,还是感受历史,欣赏艺术,都给人以闲静致远、荡涤心灵之感。 天上云卷云舒,而茶屋香气悠然,似有若无。茶香入口涤心荡肺,清凉意爽。这茶,抑或是哪家古刹僧人种植、采制,供佛、待客、自饮又结 缘相赠。抑或是茶农日出而作,顺天随意,春华秋实后的满眼金黄。只是在今天,在这个晚春的午后,在皇城下的小小的茶舍,煮上一壶橘黄味的普洱茶,与你默默地嗅着,品着,体味着。古朴的茶桌散发着檀木的清香,抑或是你的馨香和着茶的芬芳,让茶楼充满忧郁的橘黄。(见乔雨《橘黄味的普洱茶》一文)。 禅定般地地看着几片茶叶,在清澈的杯子里悠悠地翻滚沉淀,水从浓到淡,茶味从有到无,反映着人生从更多的欲望到没有需求的过程。禅茶一味,淡久生香;与物同化,自我遗忘。周聪先生(峨眉文史研究员,号觉宇,网名葱姜园子)有《茶禅》八首。这里选两首:“欲听清音坐石台,野溪无语洗尘埃。收心赏尽水中月,香茗一杯空自来。”“寺里闲僧善识花,花中妙处却因茶。一箩茉莉三熏后,满屋清香醉众家。” 我的岭南文友梁先生(闲云野鹤)曾撰写过数千首古风,这里选其两首《入园见茶花二首.古风》 :“三日雨风扫庭尘,打落残枝败柳身。惟有茶花别样色,数红出绿又见春。”“名花落泥已化尘,惆怅前度失魁春。枝上王哥犹口舌,雨后茶花又一新。” 雨后茶花又一新,新就新在高贵的精神,意味着自尊自立,现代理性意味着逻辑思维和不将一己之念强加于人。尊重个体的创造,以此唤醒未来的生命力。接受过科学训练和现代文明熏陶的知识分子,崇尚独立思考,不愿人云亦云和盲从,他们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士大夫传统,关心国家命运,好发议论,对不公的劣迹评头品足,要做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 物我两忘,随缘任运。乔雨先生在《广陵散——听陈雷激古琴曲随想》写道:2012年 2月5日,著名古琴表演艺术家陈雷激先生在国家大剧院“古酒古琴演奏会”上,手操猿啸青萝(注:晋代古琴),演奏古曲《广陵散》,晋魏风骨渲染满堂。曰:“前人弄酒狂,我意弦中放,痛饮红曲酒,祝君皆安康!” “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我读《跨越心墙》兼及《胡适文集》看到,他们都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的品格和气质。如何消解“公权蛮横”?如何抑制“私欲暴行”?茶道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和”意味着不穷折腾。“和”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千年茶道万古流,古德文脉展春秋。 注:乔雨.著《跨越心墙——乔雨诗文作品选》、北京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本文评论者简介:石中元、北京作家,出版高级编辑。著有散文随笔集《来自地球村的报告》(青岛出版社.1995年8月版)、《我们的未来与人类的世界化──话说全球意识》(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文摘》、《新华文摘》转载过他撰写的“十谈现代文明病”、“人类回到了半健康时代”等随笔文章。 2022年6月19日星期日,撰写于北京延庆淡泊湾书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