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由新锐艺术媒体艾几ART发起的“走出理想国——西南当代艺术生态沙龙暨《西南当代艺术生态公共观察计划》发布”活动在成都方所书店举办。活跃在西南的当代艺术家、艺术机构负责人、艺术评论者和媒体人,围绕西南当代艺术生态的变化展开讨论。同时,多个艺术机构和媒体还联合发布了《西南当代艺术生态公共观察计划》。 成都曾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理想国”,从这里走出的许多艺术家,成为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但20多年后,此地的艺术生态,却不再那么理想。此次沙龙通过三场专场对话,深入探讨包括成都在内的西南当代艺术,如何应对时代剧变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让来自西南的艺术经验和立场,再次行走于世界。 三场对话 探讨西南艺术生态可能 此次沙龙分为艺术家专场、机构专场和研究评论专场,分别旨在探讨在地艺术家的创作与生存状态、机构如何为西南代言以及西南的艺术经验和立场,如何再次行走于世界等问题。 首场对话的命题是困境与突围,聚焦西南艺术家的现状。艺术家苍鑫、何利平、苏萌萌、吴定隆、张晋以及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文化专员白洛华、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文化项目官员苏萌萌参与讨论。如何形容成都的艺术生态?艺术家们给出的答案是北京是战场、上海是市场,而成都是道场。西南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与众不同,也带了创作的灵感和灵性,因此西南至今仍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心。白洛华更是认为,成都文化多元包容,艺术家生态活跃,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但是艺术家们也提到,成都艺术生态中市场机制的长期缺失,中生代艺术家不约而同面临中年危机,他们以各自方式对抗消解,坚持创作。 第二场对话聚焦于西南艺术机构如何为西南代言。成都艺术标志性人物何多苓、成都当代影像馆创始人钟维兴、重庆器空间的联合创办⼈倪昆、成都小酒馆主理人史雷以及艺术评论人蓝庆伟参与对话。何多苓认为,对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去中心,不依附、攀附和企图成为中心,这点来看成都就非常好,可能目前成都美术馆不够专业,但是不专业也是特点。而在几位专业美术馆或机构运营者看来,地产美术馆势必成为过去式,西南在数量上不缺美术馆,但是缺少耐得住寂寞、坚守高水准专业的美术馆,不管是成都当代影像馆或者是重庆器空间,都是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实现领先。馆长们也提到儿童美育其实是公众之前一直忽略的,随着未来西南优质美术馆越来越多,儿童看展也将成为日常。 最后一场对话的命题是从腹地出发,探讨西南当代艺术的前沿与可能,邓乐、黄效融和周斌三位都是西南当代艺术的“老炮”。邓乐是知名雕塑艺术家,其最新作品入选北京冬奥会;黄效融是第一、第二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周斌从1997年开始在成都创作和研究行为艺术。而来自西南民族大学艺术需要美术系副主任翟一涛、人类学博士张原,则为对话加入更为丰富的西南视角,艺术评论人崔付利也加入了此次沙龙。话题依然从成都历年双年展开始,在简要回顾历届成都双年展历程后,嘉宾们提出观点:成都艺术不是通过双年展、博览会就能解决问题,这些展会立意始终在过去,而且并未有突显公共性。而周斌则总结了他用极低预算,坚持九届UP-ON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的历程,他认为所谓外来的刺激,最重要的是用国际水准的持续艺术交流,来激活个人主义。张原则认为西南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来自于在地,来自于“在野”,因为艺术进入民族地区,不再是景观,而是带来新的改变融合。学院出身的翟一涛把目光瞄准了大学艺术专业的生态,他认为几十万艺术学生后备军是未来的重要可能性。 《西南当代艺术生态公共观察计划》共创发布 活动现场同时发布了《西南当代艺术生态公共观察计划》,改计划由大埔当代艺术馆、吉利·艺术设计学院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器空间、四川省雕塑学会、UP-ON行为艺术档案馆、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白夜、小酒馆、《1314》设计与艺术杂志、艾几ART等多家机构及媒体联合发起。它将是一个持续的行业观察样本,是联合艺术生态中各个有机体的共创,也是可持续的艺术公共语境表达形态。未来改计划将以系列写作、沙龙、行走、白皮书甚至策展的形式来呈现,并不断引入外部视野进行跨地域的观察,力求在每一年不断迭代更新。此次还公布了计划首批观察员,邀请了何多苓、翟永明、何利平、倪昆等26位艺术家及艺术从业者担任。计划的发起媒体艾几ART的创办人程艾表示,希望在不断激发、碰撞与实践中,以生态和生机,重新发现西南当代艺术的当下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