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名家 行业 机构 大观 图片 视频

媒体

旗下栏目:

西沐:新时代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艺术资讯网 作者:小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03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中国美术代表团去美国要拜访毕加索,张仃先生最想送给毕加索的礼品,就是一对木板年画的门神,甚至他想象毕加索要是看到这对门神,肯定会激动的跳起来。

这说明中国民间艺术在一个具有世界视野的中国顶级艺术家与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高。这反映了什么?反映的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非遗文化资源的认识目前还处在一个非常偏颇、非常初级的阶段,这是对中国民间文化资源的一种贬损,非常要不得,需要去更大规模的弘扬。在建构国内大循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资源的作用,要认识到它们既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又是物质财富生发的一个极大的源泉,我们不能忽视它。

——西沐

在新的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与机遇,需要有更多新的业态、新的发展领域。其中,新经济就是这样需要突破发展的领域。而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资源,特别是需要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一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的战略背景

在后疫情时代,从国际层面来看,面临着国际秩序的重新整合和架构,重新寻找新的平衡,这有着非常重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从国内层面来看,面临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即如何定位,中国经济如何发展?面对后疫情时代,我们国家有了一个明确定位,即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为国内经济发展在新时期定下的一个基本的战略定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形势、着眼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非常重要。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个新的提法。作为一个经济体,“大循环”要循环得起来,首先就是要关注我们的需求、关注我们的消费,关注我们的供给。需求和供给是整个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而在其中,需求又是最活跃的,与之相应的供给则是根据需求拉动而产生的。这里所说的需求,不是一个概念化的、抽象化的需求,是在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下,非常多样化、多元化,甚至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我们需求本身的多样性和结构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或者是正在形成,所以,决定了供给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规模化过程,而是一定要与需求相适应,是多样化的、结构化的供给。中央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强调的供给侧结构化改革就是这个意思,需求变了,供给就要变。那么,我们面对的需求又是什么需求呢?这也是我们前一阵子反复在提的一个问题,即随着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实际上大众的消费结构在迅速转型,意味着需求在发生大的变化。以前我们的需求基本上是围绕着“嘴”,是吃喝拉撒这些日常生活,是短缺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经济规模以及整个经济发展趋势出现新的变化以后,现在我们面临的是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型,吃喝拉撒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下降,而与健康、与我们的生命状态提升相适应的消费需求在迅速增长。如何更加幸福、更加健康、更加好的生活,是对我们生命状态的一个基本的刻画。在这一情况下,要发展国内大循环,新的需求更多的是来自精神需求,是文化艺术、生命健康以及如何快乐生活等这些方面的需求在不断释放、大规模的增长。也是在这时我们才发现,文化艺术消费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中央及国家的认知也是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对文化的发展做了系统而又深刻地阐释,尤其是基于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发展的使命、理念、作风、方法等的高度与境界,开拓了新的视野,为文化建设融入新时代创造活力,综合发挥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等多元作用奠定了基础。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一逻辑的变化:一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讲发展传统文化是要留住乡愁,是在这个层面上;后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战略性资源,从留住乡愁这一论断上升到了独特的战略性资源层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定位跃升;再到后来讲传统文化资源要活化,认为既然是战略资源就要利用,也就是活化;对于如何活化,在后面又提到了要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所以,从整个认识的过程来看,是一个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恰恰反映了整个消费结构快速转型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新经济发展的进程。

当然,传统文化包括的东西非常多,比如中医、武术等等。以中医为例,中医作为一种文化、一种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在传承方面做得很不够,甚至可以说很不好,以至于在面对当下的健康问题、生命状态提升问题的时候,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手段、更多的方法的时候,中医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走到“舞台的中央”。因为长时间以来,我们整个的观念,包括相应的关注、相应的体制、相应的管理,包括人才的培养、评价等等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中医讲究的是“诊治”,是“诊”和“治”的一体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天、地、人的融合统一,知行的合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医理念一直贯彻的东西。可是在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医的发展过程中,过多注重的是“治”,而对“诊”本身重视不足,更多的是在保护我们的验方、名方,关注的是中药成果的现代化,而对中医诊治的技术、思想以及文化的传承方面做得非常不够,甚至把它们割裂了开来,这可以说是中医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致命伤,而这些动作恰恰极大地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对整个中医参与人民生活、生命状态提升的过程造成了一个障碍,对整个消费规模的提升也产生了非常大的障碍。所以说,在非典,特别是现在新的疫情时期,中医药才能有一个机会让大家全面的认识,也就说明了我们整个传统文化的宝库与资源是非常丰厚的,只是我们的挖掘、传承及创造性转化方面做得非常不够,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也很难形成大的规模,以致于对世界的贡献、对世界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所提供的帮助也不大。实际上,如果深入调查了解就会发现国际上对中国文化,比如传统武术(像太极)、传统的针灸和中医诊治技术是非常感兴趣、非常需求的,也非常认可的。在做文化交流的时候,往往是这些项目最后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粘合力也非常强。所以,在中医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一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或者一个作用,就是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个命题,如何利用商业市场的机制来推动文化走出去,特别是传统文化走出去,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不要总是一说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满世界撒钱推广,搞各种展览和各种展示,甚至成立各种机构去推广、去灌输、去用钱去买这种认同,但实际效果往往非常有限,收效甚微。而大家知道美国文化的输出、文化的传播,我们没有看到它去办什么机构,也没有看见政府有太多的作为,而美国文化却挡都挡不住,想办法屏蔽也屏蔽不了,它的价值观念对我们的冲击这么大是怎么形成的呢?用一个很简单的、很形象的话说就是它靠的是“三片”——芯片、薯片、大片,靠商业来传播它的文化,传播它的价值观。这种效果、效应与高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分析与学习的,是我们在发展传统文化消费,在启动和建构国内大循环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基础。

二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三个战略方向

文化资源在建立国内大循环过程中的战略作用非常重要,但文化资源的作用发挥,更多地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或者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发展有三个大的战略方向,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个战略方向是一定要与新科技融合。比如我们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文化,就面临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课题。不要一提起中医,就总是想到带着老花镜的白胡子老先生,总认为中医典籍是非常古老的、陈旧的,甚或是非常落后的。我们一定要把新的科技,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可视化的技术(实际上这些技术非常成熟)等新科技融合进去。没有新科技的融合,想要影响青少年一代是很难的,因为隔阂的太久、太远,根本不在一个语境中。所以传播文化不是去扎个辫子、留个胡子,穿个对襟衣服,带个圆的老花镜,不是这些形式的东西,而是要传播精神,传播它的精髓。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但精神内涵一定是要地道的、系统的,这是关键,因此一定要接触新科技,融合新科技、新手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方向。如果没有这个战略方向,要弘扬传统文化,要发展非遗,要把传统文化资源化、资产化、产业化发展,都是痴人说梦,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第二个战略方向是一定要与文化融合。传统文化,比如中医等,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什么还要强调与文化融合呢?原因在于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物质化的东西,它是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与一套体系化的行为规范。所以,发展传统文化、发展非遗文化,就一定要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去做,而不能把它当成一个产品、一个项目、一个物理化的资源去开发,这是非常狭隘的。就像发展中医的时候,一提中医的现代化,马上就想到把中医的哪个方子做成药丸,进行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实际上中医讲究的是天、地、人的融合,是讲究个性化的“诊治”,规模化是在特定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所以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一定要按照文化的内在规律去发展。

第三个战略方向是要按照产业的规律去发展。发展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既要重视市场,更要按照产业的规律去发展。我们强调市场、强调产业,前提是要做好抢救保护,把抢救保护与产业、市场对立起来,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一个理念。如果在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一提市场和产业就像遇见阶级敌人一样,那怎么可能发展呢?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下,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发展没有市场、没有产业,怎么可能去发展、去传承、去创新呢?所以,不要把它们对立起来,一定要认识到有一些非遗,由于它的活力有限,它的市场与社会脱节太久、太远,需要抢救,需要抢救保护,需要留下遗存,这是前提。而更多的非遗文化,需要挖掘它的文化要素,把它资源化、系统化、资产化、产业化发展,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重要的是要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不要对立与割裂。

三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三条战略路径

寻找文化资源及非遗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路径,可以说是进一步推进建构我国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课题。与三个战略方向相对应的是三条非常重要的战略发展路径。

首先就是文化资源化、系统化、数字化、当代社会生活化。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现象、一种遗存、一种文献、一种古迹、一种故事,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源,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把这种现象、这种遗存、这种文献等资源化,然后再进一步地把这种资源系统化。不能光提资源化,因为资源化时丢胳膊少腿是不行的,就像中医药资源化的时候,仅仅是讲究验方和名方,讲究对历史有效的方子的收集和保护,而忘了诊治技术,忘了它的思想、它的哲学,丢了这些东西,这种资源化就是一个不完全、不系统的资源化。所以资源化的同时还要系统化,在这个基础上,把系统化的资源再进行数字化,这是时代的要求,如果不数字化,那么传播以及各个方面都会存在问题。再进一步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融合。要进入当代的社会生活,需要靠当代设计、靠当代审美以及时尚化的、流行化的一些市场的方式方法来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这是发展的第一条战略路径。

第二条路径是资源化、资源系统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一定要知道资源是用来干什么。既然是资源,既然是系统的资源,是整个民族的资源,除了有精神性的一面以外,更是整个民族的物质财富,我们要把这种非遗的、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资产化,要把它变成民族的资产并且与广大的金融体系相对接。金融体系的规模有几百万亿,非遗资源的规模也非常大,也是几百万亿,只有在几百万亿金融资产的运营平台上,才能够把几百万亿的文化资源资产进行金融化、证券化,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最终实现大众化。这个资产最终的受益人是每一个中国人,因此可以是大众化的,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推动整个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让更多的人受益。

第三条路径是要用产业发展的理念来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也就是一定要围绕资源发展不同业态产业。没有产业,资源的价值发现就是个问题。如果仅仅是抢救保护,那么资源的价值如何能体现?在与世界交流的时候如何去体现它的价值?这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一定要讲究产业融合。刚才我们提到,产业融合的前提是抢救保护是统一的,在产业融合的时候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那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非遗资源要靠名人、名品、名牌来推动,产业的集聚优势、产业优势说到底是要靠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IP来实现整个产业的发展,就是要把以前经济发展的品牌驱动转换成IP驱动,整个非遗产业的发展要在一个高起点上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交流、进行竞争。

四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加强,全球化也对我国传统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然,在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的战略性转化过程中,也有几个大的问题需要我们厘清。这就是在发展的时候,我们不是搞大水漫灌,不是没有原则的怎么做就怎么好,有几个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认真甄别与规避。

第一个问题是在转化的时候要注意文化现象和非遗文化资源的灭失问题。在转化的过程中不能让这些非遗现象、非遗资源消失了、灭失了,而是一定要让它们传承,要让其资源创造性地转化,这是我们发展与利用的基点。

第二个问题是要注意文化资源的散失问题。就是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传承发展都是好的,一定要注意散失、变异问题。在许多非遗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过程中,过度的功利性使得整个传统文化及非遗文化的要素、精神产生了变异,不再是原来的文化或者是非遗内涵了,这就是传统文化、传统资源产生了散失和变异,这是我们要注意规避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是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要注意规避文化资源异化现象的产生。就像中医在发展与转化的过程中不能把“诊”和“治”割裂开,一味地强调发展中药的现代化,把诊治的技术、最核心的东西丢了,这样的传承发展就是异化,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子子孙孙可能就会认为中医原来就是些药丸,而中医大师的诊治技艺、哲学思想则一概找不到,都失传了,这种转化就是异化,是要不得的。

第四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文化资源的贬损。就是在文化传承与资源创造性转化方面,要防止贬损的现象出现。实际上在传统文化和非遗的发展中,有很多东西是非常金贵的,在整个民族历史发展中也是非常具有战略地位的,但是,由于认知的偏差,而在实际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民间艺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民间艺术就“土得很”,与现在的学院派、现在所谓的主流的水墨艺术相比,就感到不能相提并论,感到民间艺术就是“田间地头”,而学院派、主流的水墨艺术就是高大上的殿堂里的东西。实际上,我们看到整个中国艺术的夸张、抽象、变形,在民间的泥塑里面、面塑里面表现出的那种夸张、那种变形、那种想象力,是现在的学院派远远达不到的。前几年《人民论坛》跟我约稿,让我谈一谈艺术问题,我就写了一篇“中国艺术要向民间学习”。不要以为是学院派,是教授、是一级美术师、是主席、是院长就比民间艺人“高”,艺术的高低可不是这样分的,很多时候我看了陕西宝鸡那一带的面塑、农民画,还有高密的泥塑,看完以后那种艺术的感染力,那种变形给人的一种表现的张力,让人非常感动,这不是我一个人是这样的感觉。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中国美术代表团去美国要拜访毕加索,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见毕加索要送给他一个什么礼品,而当时张仃,大家知道他是中央工艺美院原来的院长,是一个非常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的艺术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的各种展览、会展都是派张仃去设计、去布展,他对世界艺术的发展可以说很了解,接触的东西方的艺术很多。张仃先生最想送给毕加索的礼品,就是一对木板年画的门神,甚至他想象毕加索要是看到这对门神,肯定会激动的跳起来。这说明中国民间艺术在一个具有世界视野的中国顶级艺术家与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高。这反映了什么?反映的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非遗文化资源的认识目前还处在一个非常偏颇、非常初级的阶段,这是对中国民间文化资源的一种贬损,非常要不得,需要去更大规模的弘扬。在建构国内大循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资源的作用,要认识到它们既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又是物质财富生发的一个极大的源泉,我们不能忽视它。

(本文是根据2020年8月27日西沐在第三届中国健康大会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