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苍松 1978年 200cmx300cm
看到刘宝纯先生他耄耋之年的这样一个画展非常感动,他引起我们对家乡的一种怀念,因为在他的笔下有泰山的苍松、黄河的巨浪、大海的波涛,家乡的明月,这样一些景物写实都是他情系泰山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关系,他和中华大地的关系,他把我们带入一个壮阔的境界,辽阔的一个意境里面去的时候,更带有一种诗情画意在这里面的,是以情来写山的,他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人,是松树钢铁的坚强、大海的汹涌、明月的皎洁。
大海荡荡水所归 1991年 366cmx135cm
这次展出当中有两个亮点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一个是黄河、泰山、大河大海、大树大山这样一个形式来体现一个山东人的气势、山东人的威武、山东人的胸怀。
黄河之水天上来 2008年 191cmx486cm
另一个是被人容易遗忘的亮点,他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上半叶中期所作的写实包括齐鲁大地上一些风景,农业学大寨的情景、工业建设的场面,那是对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历史的一个记录,他是带着感情去画这些东西,但是又是那个时代历史一个视觉造型,是一去不复返的那段历史,后人可能不用那样一种方法生产建设,但是给我们留下的这样一段历史是非常珍贵的,而且画面是非常好的,是很精心画的,在那个时代里面,以海河、淮河、黄河的治理作为自己题材的一个切入点,影响了全国,震惊了全国。
花园口电灌站 1971年 57cmx109cm
山区水库 1973年 47cm×71cm
黄河分洪大闸 1972年 44cm×62cm
林场喷药 1972年 52cmx84cm
厉家寨之秋 1973年 46cmx68cm
在那个时代里面有好多山水画家已经不能正常画山水了,只留下一条缝隙就是生产建设性山水,在他的黄河写生作品之后一段时间,无论是关山月、黎雄才、魏紫熙、白雪石只能画这样的山水,不画这样的山水不行,还有一种革命胜利型山水,那么刘宝纯先生在那个年代,也是他的青年时代完全投入到生产建设高潮当中去,就画写实而且用艺术语言去表现这些东西的时候,使得这些作品艺术性得到提高,所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看重的一部分历史资料,这一部分是留下来的历史,对他来讲是成长的过程,对美术史来讲是中国美术史中国山水画不可回避的值得尊重的一段历史,具有美术史的意义。所以他的画应该保护下来,保存下来,成为后人研究这段美术史重要的历史资料,他也因此记录在美术史上。他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不是太好,但是我看到他笔法仍旧是那么健壮的时候,诗写得越来越好的时候,我感觉他还有一个文化升华的晚年,中国画有一个规律是大器晚成的规律,他晚年如何从写实走向写意,如何把诗情画意付诸书法用笔在写意里面精神得到升华的时候他还会有一个高峰,我期待着他第三个高峰。
——刘曦林
水赴大壑 云归暮山 1999年 366cmx135cm
笑舞东风醉 2011年 98cmx49cm
香神 2011年 98cmx49cm
攀泰山南天门 2012年 98cmx50cm
泰山松月 2012年 98cmx50cm
柳埠风光 2012年 98cmx50cm
赠奎章仁弟 2012年 98cmx50cm
云步桥仙境 2012年 98cmx50cm
为海峡两岸书画家交流展而题 2012年 98cmx50cm
思巢父洗耳 2012年 98cmx50cm
泰山颂 2013年 220cmx17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