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军旅著名画家魏三军先生 文 / 溪翁 在历史上中国画从单一发展成综合艺术,很多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上题跋作诗以舒胸臆,在隋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后,与花鸟人物就成为了并立独特的题材流传到今天。当我们看到元明山水画家那缜密雄浑与细致清秀的山水画,在继承了唐宋李唐、马远、夏圭等大师们的技艺,元四家、明四家的技法又出现了新的面貌和生机,丰富扩大了山水画的表现手段,这个时候写意画也应运而生的在文人雅士们的笔墨滋润下与自然同呼吸的艺术高点在不断的升高。一直传承到今天不乏出现了更加出类拔萃的艺术大师,例如石鲁、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等一代大写意大师们,他们的艺术作品影响着后来数代人,故者往矣谁可堪追。
逝者远矣,今人奋图。今天有很多优秀的画家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创作,书画艺术的天地又是一个历程的新开始,在今天的画界中有一个崭露头角的画家,魏三军先生以生动、灵活、浓重而又不失细腻的笔墨描绘着自己的审美世界。一幅《万山红遍》被收藏在了中南海,一连串的荣誉接踵而来,光环亮丽的成就让画界的朋友们羡慕不已,这是三军先生数十年的苦学努力所得的回报。想魏三军先生少年时期就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画家,一个小孩子只身带着购买石膏像的钱来到北京,从保定容城来到北京人生地不熟,靠着打听来到美术馆买到了心怡的石膏像,在容城乡镇、村干部的支持下来到镇文化馆进修学习,从此一发的不可停止的在书画艺术道路上奔驰。就是这个时期的学习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扎实的造型基础,不管是在部队北京总医院的大礼堂负责政治文化宣传还是协助社会宣传,都已自己出色的绘画技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包括在兼责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新闻采访数十年里,大量的运用了尝试影绘互鉴的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近十几年来他的画风一变再变,不断地追求着完美,他在创作中灵活丰富的笔法不断表现着不同意境的不同处理效果,创作中,干擦、逆峰、拖峰、滚峰的交替运用使得水墨很好的相互冲撞融汇,干辣的笔锋给人以力量的体现,浑厚的笔触让人感受到了浓重苍酋有劲的发挥是那么的沉雄;虚实间,轻灵之处似乎是不经意间把浑然一体的整观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像魏三军先生这样甘守寂寞、不为名利的画家,现在实在是不多了。现在满目充斥着怪态异状、摇头摆尾的自诩“画家”,他们污染了艺术的纯洁,玷污了艺术的神圣,将艺术变成了社会追逐名利社会地位的低俗工具。魏三军先生没有追逐社会上的低俗泛滥,而是选择了清心寡欲。
每当在醉墨堂主魏三军先生家做客,看到他的作品,我总是有一种新的感触,他不拘泥、不死守成规但又不反对传统的条规戒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三军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我很多时候感慨在我俩在书画艺术的探研的讨论中,我也是一个画画的,而且是画大写意的,对笔墨有着深厚的认识,但我还是欣赏赞叹三军先生对艺术解读的路径,他曾经对我说:中国画是一个相对西方绘画来说是独特的意向、甚至是准抽象的体现,他不完全取决于形象的再造和修饰,而是主观意识较为浓厚的主观夸张,现在很多西方画家称作的野兽派笔下的表现形式也是极大夸张的对自己思想意识的宣泄,而中国书画本身就是抽象的存在,在中国人眼里方块字就是具象的,而在世界文字书画范围它其实就是有规律的符号,把具体的形所见为简约的笔画来说明意义。这个理解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冲击的见解。不管他说的是否完全合理,但他的理解我认为基本还是符合从艺术角度理解的寓意。
基于有这样的思想和理解,我又从他的花鸟人物画中体会到了用笔的不同对待,不同的处理体现不同的效果,花鸟清新亮丽又内涵着笔墨的苍劲为骨,人物画的流畅笔线却带出了滞涩凝重的功力,不时的还会用诗词来丰富完善画面的整体性,他对音乐、诗词、历史、戏曲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都能自创性的来上一些补充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的摄影艺术很好,是一个很有水准的摄影家,他把摄影和绘画的构图、立意、经营、创作有机的通用在了两者之间,这就体现出了他不同于别人的创作风格和特性。他也同时受到了董寿平、白雪石、康宁等大家的熏陶,再加上高虹先生的引导让他对艺术领域的视野很宽阔,有一次我陪他见到左汉桥老先生,他问了左先生一个问题:在画面中体现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在什么地方,左老先生回答曰:在不经意间。三军先生当时没有理解,详细问询,左老先生笑笑没有直接解答,而是从侧面解说一番。后来左老先生的这句话给了三军先生很大的启迪,又进一步的深刻领悟到写意的真谛。他在艺术道路上快步行驶,他让笔墨纸三者的关系化作了情感的表述。
我和他——魏三军先生有着数十年的交往,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是我在画界中为数不多的知底画家,他的成长说尽了酸甜苦辣的品味,在这里我预祝魏三军先生在后面的创作艺术路途上取得辉煌的成就,让社会为这样一个艺术家感到心诚悦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