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由泰州市姜堰区委、泰州市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办,江苏佳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泰州“未来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泰州市溱湖旅游度假区盛大开幕。
艺术天生具有“实验性”,每一代艺术家都在传统文脉与当代性实践中寻找突破,可以说艺术就是自带“未来”属性的创造与审美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一体化,城市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和模糊化,艺术对城市社区的研究和实践也日趋多元,“世界社会”已然逐步形成。与此同时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和地方脉的感知形式产生了多元创新和激变。它让艺术家的创作,变得越来越跨界,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中的现实。 泰州历史上人文荟萃,历史上的主要名人有: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北宋理学先驱胡瑗,“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著名哲学家王艮。道教内丹东派的创始人陆西星,明代学者、哲学家王栋,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刘熙载,著名书法理论家、章草大师高二适等等……从文化拓扑学来说,这些名人中尤以胡瑗和王艮对泰州的历史文脉影响最深。胡瑗是发现并提拨程颐的恩师,1933年出版的《江苏省志稿》记载:“胡瑗,理学先驱,为二程所宗,朱熹总其成。”。胡瑗的“苏湖教法”为当时书院规制的范式和效法所宗。而王艮的新格物说是一种民本思想的“尊身论”,和后现代身体哲学有一定的比较性。这两个人一个创立了书院新教法,为理学先驱性的大人物; 一个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提出了与心学相反的“尊身论”,是心学的终结者。他们二人在泰州讲学并言传身教的印迹对形成现代泰州人“笃实好学,安逸又务实”的性格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泰州最大的城市名片就是中小学教育,三泰的中小学教育在国内是有口皆碑的。如今泰州升级为地级市,人口多了,地盘大了,各方面文化经济的融入给泰州这个千年古城带来了青春活力。经济、文化、城市建设都进入快车道,最新GDP城市排名前40强,城区建设老城古质换新颜,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泰州人又因其睿智又务实的性格特质,她必将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作为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地势占尽苏中水陆要津的地理优势,也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素有“苏中门户”之称的泰州有着挥之不尽的潜力,是一个拥有无限创造可能的新型未来城市。
本次论坛地点在溱潼旅游度假区,冬天的溱湖芦花飞雪,候鸟南归……,是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无墙生态博物馆,慢步在泰州底蕴深厚的街角,我们能体验到泰州人的消费转向了一种更为注重休闲体验的方式所以——城市综合体在泰州开始繁衍!泰州丰厚的历史文脉和风土人情与决策者打造“城市综合体”的城市复兴战略产生了一种文化上奇妙的共生、共振与联想,为艺术家、理论家、以及城市空间的决策者、设计者提供了单一的物理空间思维之外,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相结合的多元化“城市综合体”平台。 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新型的城市空间中憧憬未来,“未来城市”要怎么做?如何以人为核心,探索城市的物质生态,数字生态,与社会生态相融合的复合能力。智慧城市如何重塑城市记忆,完成对世界的拓扑与构形?如何回归人性的价值,才是理想城市的未来。 论坛宗旨 以“未来城市”为主题,促进当代学术的交流、互动、突破与普及。在泰州市姜堰溱湖旅游度假区这个承载着泰州古老风土记忆的重要地点举办这次活动,有望提高泰州的城市知名度,使泰州成为受各界文化学者、名流关注的以“城市综合体”为文化交流空间的多功能会议型经济重镇。 泰州是苏北历史文化名城,本次活动本着平等开放、互动、共享的积极态度,提升泰州的开放和前卫形象,打开城市视界,使泰州的文化综合体成为一个巨大的开放平台。 二十多位来自国内国际的著名艺术家和知名学者围绕城市历史文脉如何融入国际性、公众性和未来性等进行深入研讨,给泰州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增添了文化活力。本次“未来城市”学术研讨会能够在泰州顺利、盛大的落地举行,让汇聚而来的评论家、艺术家、建筑师、经济学者颇感意外。大家心目中的江南,耳熟能详的还是周边杭州、南京、无锡······这样的城市,在城市经济建设大潮中文化艺术相对有些滞后的泰州,能举办如此高度专业化、具有艺术前瞻性的高峰论坛,从未来艺术新趋势的维度探索城市的发展,在全国也不多见。与会的专家学者在研讨之后依靠他们自身的影响力,在他们的全国精英圈子里对泰州也引来了关注目光。 论坛日程 1月18日上午9:00,泰州首届“未来城市”学术研讨会暨迎新春岁末文化雅集开幕式。泰州市姜堰区委副书记孙靓靓女士致欢迎词。当代艺术家刘豫华向风景区领导赠送“菩提心经”艺术品仪式。
1月18日上午10:00—11:30,全体艺术家参加迎新春雅集活动。
首届“未来城市”研讨会 18日下午的研讨会由本次活动的策划人顾凯军先生主持,学者陈孝信、张强、沈爱凤、张羽、朱杰军、顾凯军、臧策、郭雅希、郝青松、谢海、张维、吴园一、刘粟依次精彩发言。
学者演讲论文题目 陈孝信《现代文明与未来城市》 张强《世界实验书法》 沈爱凤《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看未来城市建设》 张羽《上水:如何让艺术成为一种城市景观》 顾凯军《文化史研究新方法》 朱杰军《佛教寺院建筑设计当代性探讨》
藏策《超隐喻与元影像》 谢海《缅怀的两种形式——以“悠游”项目为例谈中国三线城市美术馆建设的地缘文化意义》 郭雅希《当代美术教育与未来文明——全球化语境下的美术教育实验与意义》 张维《水墨精神与城市意识的随想》 郝青松《废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向》 吴园一《城市发展的悖论》 刘粟《穿越与启航——3D打印技术与“跨媒界艺术”的应用研究》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泰州市姜堰区政协、天津美术学院史论系、泰州学院美术学院、无锡市青少年书画院、虞山当代美术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文 / 顾凯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