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书法家吴巍先生(左)将《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三部字头手稿交给清华大学出版社分社社长张秋玲
2018年6月26日,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大楼,著名吴巍简帛书法家将其编著的《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三部厚重的书稿和他书写的2000字头手稿交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分社社长张秋玲、编辑部主任张占奎、策划编辑周莉桦和设计师陈国熙手中。
这部凝聚着吴巍先生30多年心血的大字典分四部出版,第一和第二部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面世, 第三部预计年底即可付梓印刷。
吴巍先生将大字典第三部书稿交给编辑部主任张占奎(左二)、策划编辑周莉桦和设计师陈国熙手中
张社长说: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充分体现了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书法艺术的嬗变脉络、以及汉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填补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空白,可以说是一部集艺术性、实用性、传承性为一体的鸿篇巨著,在书法研究与书法著作出版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清华大学出版社非常重视出版有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也会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传播和推广尽最大努力。
吴巍先生向张社长介绍了自己在简帛书法领域的学术和艺术探索,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花费很大精力出版这部字典,感念出版社领导和全体编辑人员的辛苦付出。
吴巍先生团队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分社张秋玲(左三)和《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主要编辑出版人员合影留念
简帛书是一种失传2000多年的书体,40多年前,随着马王堆汉墓以及后来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才得以重见天日。这种写在简牍绢帛上的书体,介乎篆书与隶书之间,在纸张开始广泛使用的魏晋之前曾存在千年之久,是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源头。虽然简帛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够。吴巍先生经过多年的披荆斩棘,披星戴月,《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终于得以问世。在经过整理各地发现的简牍帛书后可辨识的约4800个单字的基础上,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增添了约3400个单字。这部打破传统、不落俗套、大胆创新、讲究实用的大字典对收编的8000多个汉字逐一考证,按照《新华字典》中的文字顺序编排,同时囊括了《新华字典》的全部文字,整套字典出齐后共约6400页。
出版社策划编辑周莉桦展示吴巍先生书写的《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三部中的简帛体字头——聂
出版社策划编辑周莉桦展示吴巍先生书写的《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三部中的简帛体字头——宁
出版社策划编辑周莉桦展示吴巍先生书写的《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三部中的简帛体字头——忙
出版社策划编辑周莉桦展示吴巍先生书写的《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三部中的简帛体字头——貌
值得关注的是,这部传世之作中还包括吴巍先生经过反复磋磨后挥毫写就的8000多个简帛体字头,这在我国已经出版的简帛书法字典中是独一无二的。著名收藏家和文化学者刘文杰先生说, 字典中的每个简帛字的字头,都是吴巍先生千锤百炼而成,他将前人简帛字中点点滴滴有审美价值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整体规范和审美价值的字体,即吴巍简帛体。这种简帛体有继承有创新,承袭了甲骨文、金文的质朴率真,延续了大篆的古拙蟠螭, 继承了小篆的典雅秀美,兼有隶书的大气厚重和行草书的动感飘逸,比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好识,比隶书飘逸,比楷书灵动,比行草书大气厚重。因此,《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是一部有着书法审美价值的大字典。为了让吴巍先生专注于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刘文杰先生慷慨解囊,赞助《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三和第四部的出版。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一和第二部已经出版 清华大学教授、文史专家李燕先生称赞这部厚典为文人书架上必备的工具书。他感叹吴巍先生在急功近利的当今世界“甘坐冷板凳”实属难得,赞其“功德无量”,称《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这部“小众读物”“可传之于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