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名家 行业 机构 大观 图片 视频

聚焦

旗下栏目: 聚焦 市场 评论 轶闻

野逸·心象——张立奎试验水墨小品展在徐州雁南艺术会馆举办

来源:中国艺术资讯网 作者:King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9-18

野逸·心象——张立奎试验水墨小品展现场

9月16日,由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主办,徐州雁南艺术会馆承办的“野逸·心象——张立奎试验水墨小品展”在徐州雁南艺术会馆举办,本次展览将展出至9月30日,展览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张立奎,山东临沂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水墨人物研究生班。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解放军美术创作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凤凰岭美术馆驻馆画家,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院长工作室画家。曾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金奖、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大展最高奖、炎帝杯国际艺术大展金奖。多次参加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中央电视台、俄罗斯、泰国等领导人以及众多藏家及美术机构收藏。出版当代中国名家张立奎卷(大红袍)等多部画集。2013年7月精品水墨人物画在北京保利举行拍卖专场。2012年央视书画频道专访。2012年11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笔墨从戎”巨幅作品个展。中国画坛60后最具收藏价值10杰画家。当代最具学术活力的青年画家之一。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

精神意念的提升

贾德江

艺术的创造在于个性,有个性的艺术作品才是鲜明独特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中的个性,有些人从一开始就能自觉认识它、寻找它,并在创作中大胆发挥它、表现它。有些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淡化它、忘掉它,最终在作品里失去它。军旅画家张立奎是一位充满强烈个性的艺术家。当他步入艺术殿堂之门始,就在”变”的过程中,不断地追寻自我,强化自己的艺术个性和面貌,力求走出“千人一面”的拥挤之路。

张立奎的写意人物画最大的突破在于从对象的真实性中解放出来。把对“形”的塑造转变为“神”的表现,贵在情之所动,趣之所生,即是“真情”与“真爱”推出的“变异了的真实”。在他的作品中,已摆脱了“形”的真实性制约,凸显了强烈的写意精神和直率的笔墨表现,在近于夸张、变形的动态之中,焕发出笔墨自身的美感魅力.他的艺术品位由此得到了提升,而获得水墨语言的现代转换。

他的这种”变异”源于他的才情、智慧的顿悟,取决于个人的艺术思考状态和内在情感表现的需要。当他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他的心情是豁然开朗的愉悦,作画时他可以尽情渲染一种情愫,随着情感的不同他可以将现实中的某些元素抽取出来,重新组装,从而强调一种精神意念的表现,而不是对物象的直接刻画与描绘。其中隐喻着个人的生存态度与审美偏好,把沉重深陷于传统纠结之中的水墨转化为切入当代文化的意识之中。由此大千世界给了他变幻无穷的新气象,依然是骨法用笔,依然是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依然是干湿浓淡与意到笔不到,一切都因“变异”而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呈现出水墨本体的多变与丰富的特点。张立奎的水墨写意人物以独特的形态与意象表现共同产生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水墨图式,显示了鲜活的当代特征。

艺术感言 

张立奎

我试图把狂草的激情和笔触融入到现代人物画的造型中;我试图把现代学院派的理念和实践融入到当代传统的文人画中;我试图把现实人物传递给我的那种丰富的情感,用一种激越的、洒脱的、无拘无束的笔触书写出来;我试图把书法用笔,融入到我的画中每一个局部,不留一点做作,不留一点修饰,不留一点妩媚,使它像泉水一样清澈。

名家点评

刘大伟

他的画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透过每幅作品的表面,使人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传统的存在。立奎非常关注中国绘画艺术的民族性,在学院与民间艺术之中若即若离,悠闲自得。从他作画的背景里能清楚地分解出壁画、年画、泥塑、剪纸、皮影和民间装饰等艺术形式,并始终关注西方艺术中的精辟思想,力避简单的模仿和拿来。他从未忘记中国画姓“中”,而且他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的同时注重探索。他有较扎实的书法功底,深谙线条的个中三昧,紧紧地守住中国绘画的艺术根基和灵魂,上升到以心写意的位置。在对线的认识和运用上有独到之处,曾提出“写意工笔”,既摆脱了工笔画的呆、板、僵、刻,又避免了写意画的“得意忘形”之弊端,这是很有益的见解和实践。在作品的个性中使人窥见他的画既随意又精密,既疏远又亲近,似曾相识而又无法确认,像是叙述一个梦里的世界。

让艺术更纯粹 ——张立奎的写意人物画

徐恩存

能否让艺术更纯粹,是当代艺术家面对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只有从本质上去理解并认识艺术,艺术才能更好、更有力、更充分地表现人和他的世界,表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使艺术在精神层面上给人以美感和愉悦,给人以鼓舞和激励。

青年画家张立奎,在历尽艺术之旅的坎坷转折之后,冷静地审视了自己的现实状态,实现了“焦虑”中的“突围”,作为一种审美取向和艺术抉择,他毅然走向一条纯粹的艺术之路。

作为一名军旅画家,张立奎有着较强的艺术使命感和责任感,缘于此,写实绘画手法与表现手段在他来说也是驾轻就熟的;尽管如此,一种不满足,一种对已有成功的挑战,一种对于更新、更高境界的渴望,促使他的艺术产生了重大转变。

这就是让艺术更纯粹一些,让艺术更本质一些,以使自己的艺术更贴近人的生命存在,以及由此演绎出的生活现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张立奎在历经艰辛的摸索之后,终于确立了明确的艺术理念——让艺术回归到艺术本身。

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使张立奎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绘画阶段——自学、现实主义绘画教育和表现性的写意绘画实践。这三个阶段都使张立奎获益匪浅,也因此成为他个性化风格,手法、观念与目标的内在动因,成为完全不同于别人的、而极易辨识的鲜明的艺术特征。而且,它们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与因果链式的结构,都以内在形式支撑着画家的观念形态、审美选择和绘画风格,并成为他极为充实和丰富的精神资源与艺术资源。

我们看到,张立奎完成了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研究之后的作品,已经实现了从表象向本质的转变,作品中凸显了强烈的写意精神和直率的笔墨表现性;其中,笔墨的表现形态、运用方式与独立精神都在作品中获得了伸张,进而焕发了笔、墨自身的美感和魅力;并且在近于夸张、变形与动态之中,获得了现代精神表现和现代感的形式语言的转换。

解读作品,不难发现,张立奎最大的突破在于从对象的真实性中解放了出来,把对“形”的塑造转变为对“神”的表现,使一幅幅作品神韵俱足;重要的是,画家不受“形”的真实性局限,而直追内在神韵,使对象经过内心的过滤而意象化,在“似与不似之间”完成对本质的表现;这种本质,使画面的对象走出了逻辑性禁锢,在一种自由状态中进行概括,且打散了“形”的严谨性,使笔、墨笔、墨的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在开阖聚散中,在收放自如中,颠覆了传统文人画的造型规律与笔墨方式,使之体现出一种否定与超越之后所建立的全新价值观念和审美判断标准,并诉诸笔墨表现。无疑,对张立奎而言,此举意义是重大的,也就是说,张立奎的艺术观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他的关注点从艺术外在因在无拘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呈现为激情之中的奔放、率意,素转向了艺术内在的结构,从“叙述性”描绘转向对精神意念的表现;“写意”,真正融人了他的作品,并且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他作品的结构、造型、形式、语言与意蕴的传达。

对“写实”绘画语言的“颠覆”,必然带来“将错就错”的艺术效果,而“将错就错”的方法,直接影响到笔墨形态的美感;就此而言,张立奎的笔墨形基本上是以极端的直率方式去体现了一种躁动、失衡与瞬间的感觉的,与稳定、和谐的完美形成鲜明对比。

依然是以笔立骨,依然是骨法用笔,依然是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依然是干湿浓淡与意到笔不到,一切都因“颠覆”的作用,进入到本质层面,笔墨亦因“将错就错”而呈现出本体的多变与丰富的特点,以独特的形态与意象表现共同产生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纯粹感。

上述种种,都十分生动地体现在张立奎的《西部放歌》、《乡下人》系列、《水墨人物》,以及《老顽童))系列、《醉仙图》、《得鱼图))等作品中,笔墨方式与形态的变化和建立,是以人的本质为维度的,进而以动态的书写,“荒诞”的感觉直面“当”下,使被传统笔墨程式“遮蔽”的精神本质得以与远离艺术本质的“叙述性”再现实现了告别,形而下的重荷被剥离,直接呈现一种人的精神本质和笔墨现代意义的本质性,并因此体现为一种“当代”性的超越和转换。

应该说,张立奎的审美放逐与形式自由,是对非艺术的拒绝,是一种回到艺术本身的自觉;在这种重新认识中,他的艺术得到了重要提升。

在一个思考的时代,张立奎的探索与实践,表明的是,艺术家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不应是笔墨跟着现象奔跑,而是让对象笔墨化并突出其表现性,使立体流动的世界平面化,让意象在平面、抽象的空间中,归于笔墨结构,归于空间,一切都在空间中得到确认和解决,这个空间是在想像的自由中构筑的。

张立奎的水墨人物画,愈来愈强调“自我感受”和“自我体验”,它占据了创作观念与意识的中心,而直率的书写、本质性的处理、意象的捕捉与切入内心的感觉等,所产生的‘‘荒诞’’感,都成为他作品灵感的根源。换句话说,张立奎的作品强调的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而是水墨画艺术本身的真实,他从绘画回归绘画本身的角度,重新思考绘画与现实关系这一艺术命题。

这样,张立奎的水墨作品,因为插上灵性的翅膀而显出一种纯粹性。

变者生  

韩国榛

黄宾虹先生以“变者生”三字,一语道破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所在。如同人的生命,每天的你,都在这变化中与前一天不同。“日日新”,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艺术之道也是同样,随着从艺者的人文经验与艺术表现经验的积累,也必然在其艺术表现中显现出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非自然力的,而是人为的。它取决于个人的艺术思考状态和内在情感的表现需要,所以因人而异。或渐变,或突变,或以不变应万变,各取所需。但本质上看,“变”是绝对的,必然的。“变”是从艺者在表现过程中,不断地追寻自我,强化个性的过程。“变”一是与自己的过去不同;二是与众不同。当在审美品位和独创性表现上达到高层次的与众不同时,人们便称之谓“创新”,从而肯定其艺术价值。

立奎是个充满活力的性情中人,当他意识到描摹对象并不是绘画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后,便对自己以往的实践进行反思。工作室提供的专业课程,为他的思考与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当他领悟到要走出“千人一面”的拥挤之路,必须在实践中踏上“变异了的真实”这座立交桥后,便执著地、全身心地投入于其中,几近狂热。他充满表现激情,不拘一格。这是他艺术生命真正的“破壳”阶段,是一次重要的质变与升华。他说:“有了这种感受是很愉悦的……你有滋有味地作画了,大千世界给了你变幻无穷的新气象,因为一个物象随着你情感的不同而不停地变化着,你的激情在燃烧着,手在狂热地抒写着,变异了的形态给了你无穷的乐趣。”我想,立奎目前刚踏上“变异了的真实”这座无形的立交桥,便已在其中体验到艺术感受与表现的快意,当他有一天能在这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上任意驰骋时,他将会更加成熟!

 

古道大风有人立 谁于魏晋发清啸——赏评张立奎先生人物画

陈胜临

清风吹来秋气爽,高原叶动雨啸啸。

“霁兴画廊”驰名陇中,蒙黄君雅邀,有缘拜读张立奎先生之画作,观毕,评日:“玩山玩水玩风雅,人生一快。看山看花看美人,人生一快。品史品人品君画,人生又一快也。”

看的是真人,写的是本性,画出的是心境,此张君之画总状。飞动的笔墨,在魏晋山野间啸歌;夸张的造型如猿吼云飞;提炼的五官,处处摄人心魄;此张君之画概览。

古道大风有人立,谁于魏晋发清啸。

百年人物画史,最是撩人心思。徐悲鸿开宗立派,中西融合,传神而不失线条韵味,《愚公移山》感天动地;蒋兆和先生《流民图》使人忘却笔墨,心动神摇而恨生;范曾才情纵横,实当代国手,另有诸君奋发力争,欲开新风,一时间风起云涌,或精巧于形,以技感人;

或纯以文人笔墨走向游戏,或借版画,或取剪纸……

以西改中,少中国画之韵味,纯寻笔墨则又入古人窠臼。难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谁能将文人的思绪化入学院派的画中,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东西融合的中国气派的人物画风呢?是课题,是挑战,更是机遇。

张立奎之作,涉足于此。

有了学院派的造型,是功夫。有了文人画的笔墨二者相融,如蝶振翅,翩然于时代。

徒见造型之准,终流于西画之篱。难悟中国画抒情言志之妙。只求书法笔墨,不见坚实之造型,似落文人书屋,吟咏风月,终少兼济天下之志。

作者之画,准确中见洒脱,豪放中露精微,承载了西方文化,承载了中国文化,左脚一提,右脚一抬,便踏入时潮,踏入国际,根又在中国历史。

显露着功夫,流露着文化,袒露着心灵,描述着一种真实,一种内在而别样的真实,一种变异了的真实。

画的是人,不是秀骨清相,而如山野村夫,却又带来丝丝仙道之气。

大碗的酒,一饮而尽——豪爽。

大块的肉,风卷残云——痛快。

一野,二丑,三狂,四狷。野而逸,逸气横生;丑而奇,奇趣涌出;狂而放,放情天外,狷而有所不为,而无所不为。

是文气,是侠气,是豪气,更是仙气。

是院体,是士风,还有水渠情韵。

有此三者,便深、便厚,便广,作品便耐人寻味。

横涂竖抹,不失法度,字里有画,画里有字,写出情思,写出境界,更写出心灵世界和梦里的潜隐的心性。

风流儒雅非君有,尽是放浪形骸人。

啸傲山林,丝竹杯酒,渔归高歌,醉步平仄,好一片神仙境地,余观之良久,恨不直入画中,随个中狂夫达士,携手畅游,忘却尘机。

可观不如可赏,可赏何如可游,张君所为,可游之作也。

虽为传神人物,实乃林泉高致。

立奎之画另有二格。一乃传统笔墨与西方表现主义之撮合,尚属探索,然新意立现,别具一格,别出心裁之画风。

亦有小品仕女类,姿媚中忽出妖冶,眉目中频传春情,闲情逸致,似有人生况味。

观君之画,洋洋洒洒,奔放恣肆。

观君之画,惊惊诧诧,拍案称奇。

窗外,清雨飒飒,窗里,话音融融。

前壁有刘正成先生纵情之行草,左壁有石开先生金铁烟云之篆印,右壁乃立奎兄之画,一日得观三绝,合于古律。谁言,此非人间之幸事哉!

变异了的真实

张立奎

“真实”是比较宽泛的一个概念,材料的真实、主题的真实、所表现人物的真实等等,这里所提的“真实”是画面上的物体形态的“真实”。形态在绘画领域里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画形很容易,可问题是能否把一个司空见惯了的形转变成一个非常美的、有趣的、有品位的艺术形态,这是一个造型艺术家必须要解决而且是终身追求的重要课题。这里的造型,不局限于物象的外形、结构、体积等,而是超越于物象之外的一种内结构、内形,一种融进了作者的学识、修养的一种特殊感受的物象,表面上看不太像,但确实又很接近他,这要靠长期的修炼和玩味,要有超常的智慧和悟性,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的确存在,即变异了的“真实”,当然它包含夸张、变形、组合、取合、想像等手段的运用。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普通美术思维模式的教育和影响,对“真实”的认识一直处在简单化、概念化、模式化和表面化的层面上,像不像成了造型艺术的唯一标准,再不,就是极端“唯美”,当然我们绝不提倡和演绎狂、怪、丑、恶,我们提倡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相融”,以对象为参照物,从“心”物化了的物象,这种物象可能和对象比不太准确,但非常真实,有一种恍惚不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游于梦境中的物象,也恰因有了这种感觉,欣赏它时才觉得有意思、有品位,就像人们在生活中越是弄不明白的问题,越想弄个明白不可,正是“虚无益充实,模糊反精到”。

有了这种感受是很愉悦的,众人在拥挤的的路上走的时候,你却自豪地行走在立交桥上。从此以后,你有滋有味地作画了,你摆脱了形的约束,再也不必为准不准、像不像而烦恼,大干世界给了你变幻无穷的新气象,因为一个物象随着你情感的不同而不停地变化着,你的激情在燃烧着,手在狂热地抒写着,变异了的形态给了你无穷的乐趣。    

名师点评

张立奎能在全国性的青年国画学术年展上获得金奖不是偶然的,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写意画的再认知。他用极为夸张的手法对当代人物进行深层纯粹的表现,使他笔下的人物呈现了独特的艺术形态,他用激情洒脱的笔触表现了他心中浓郁而旺盛的情感,体现了他坚实的书法功底和全面的艺术素质。

——李人毅

名师点评

我多年都在关注着他作品的进展,因为我和-立奎是同乡,较早就认识,又加上同是军艺毕业。沂蒙山人特有的耿直、朴实、倔强和执著都能在他身上找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看他的画我由衷地高兴,高兴的是他的画有了很强的个性和面貌。他把创作和探索一起融入了写生中,使S生的意义更加拓宽了,他的写生作品每幅都有新意,每幅都是创作。再一方面,他把书法的用笔融入到写意画的每个局部,以书入画、以书写心,达到了不描摹、不刻画、不修饰、不做作、无拘无束地放笔直取。他的书法写得也十分有个性,功底扎实、底气十足,有较好的艺术修养。这是个良好的过程和开始,相信他如能继续坚持下去,定会有很大的成功。

——李 翔

名家点评

      我认为张立奎的古典人物画很有创意,他能够巧妙地把西方绘画优秀的造型技巧融入到传统的以线造型的中国古典人物绘画中,能把

当代的院体造型规律融入到当代的文人绘画中,我认为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而且效果相当不错。他的笔墨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气韵

生动,神采飞扬,笔笔到位。作为一个军旅画家,不受现实题材的制约,用无拘无束的狂放之笔画出的画让你惊心动魄,在创新领域为我

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他的画路很宽,画出了很多让我们羡慕的画。    

——刘进安

名家点评

      张立奎的画着实地动了很多脑筋,他注重感觉,我们看到了很多好的倾向。首先在他的画中感觉他似乎和我们过去,尤其是文革期间

那种写实水墨画有一种明显的区别。他注重笔墨语言本身的修炼,这种笔墨不是泛泛的那种如何痛快的东西,他在寻找自己的笔墨样式怎

样和他表达的内容、题材相吻合。我感觉这点在他的写意画中给了我们一种很好的启迪,这是很好的建树,在语言样式的挖掘上,他动了

很多脑筋,着实地让我们感动,我相信他今后定会成功。

——张江舟

名家点评

他很执著,他严谨的作画态度非常感人,在完成中央美院的研究生课程后,开始明确了自己的一种语言方向,画现实农民也好,古代人物也好,他都是坚信自己的目标,努力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我觉得有自己的语言很重要,甚至比完成了一幅创作还要重要,张立奎已深刻地认识了这一点。

——陈钰铭

名家点评

我一直对张立奎很关注,他的作品不断地发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完善,他在中国画研究院的个展很成功。首先我觉得他的画始终在不断地创新,他这么个年龄段,我认为很不容易,无怪乎众多画家说他是一个底气十足,很有冲劲,很猛的画家。他在笔墨的探索上,把线和面交融互用,得心应手,弥补了传统国画以线为主较单薄的造型手段,他的笔墨秩序运用得相当不错,狂放不羁中蕴涵着宁静。他的每一幅画都在努力地寻找自己的路子,在他的画里他的精神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王阔海 

名家点评    

他的画给人的感觉非常轻松,是因为他的底气足,他有很强的笔墨驾驭能力,尤其是在完成中央美院研究生班课程后,他醒悟了,出来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比较鲜明,一看就知道是张立奎的东西。另一方面他的画面有很强的张力,每张画好像比较单纯,但感觉非常丰富,他的笔墨表面看似混乱,但实则是想在一种混沌的、无序的状态中寻找一种新秩序。意欲乱中取胜,笔墨蕴藏着很多东西,内容很丰富,画面很完整。他作画随心所欲非常轻松,无半点刻意和做作。一看画作很有才气,那种洒脱和才情是常人无法达到的。

——苗再新

名家点评

张立奎是一个特别勤奋,对绘画特别执著的画家,他的画面特别的突出,他的作品所体现的状态跟他的技法形式特别的协调,包括他选择的题材所关注的主题。他的画路很宽,发展的空间特别大。在现代人的刻画中,他不是去直接描写,而是把自己的很多感受和理解、情感和体验注入现实人物中,在夸张性的造型同时,时刻注重画家造型的独特味道,这种味道是真诚的,朴实的,与众不同的。

——许向群

名家点评

张立奎的笔墨驾轻就熟,相当自由,看出他是一个相当刻苦的人。他的最大成功我认为就是他把古代人物用现代学院派的造型技巧去表现,无疑给今天的古典人物画注入了新鲜血液,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他无论画古代人、现代人、沂蒙山人我觉得他都把笔墨线条运用得很自然,他的画很朴实、很从容,在古代人物的造型中画自家的独特结构,独辟蹊径,成绩可喜,确实是一种探索,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他把这种笔墨风骨运用到现代人物的创作中,又结合得很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确实不简单。

——王界山

名家点评

看张立奎的画,第一感觉他是个怪才。而且他的怪是先天就有的,因为很早时,我就看过他画的一些工笔小品画,不论是构思、构图和表现都觉得怪兮兮地灵透着才气。现在一次看到这么多大写意的人物画,怪气依旧,同时夹带着趣意和生动。从画面安排到用笔用墨随意大胆,从形象表现到情绪表达,率真稚朴,都使其作品耐看而动人。总之一句话,张立奎画写意人物,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感觉。这是当今很多人物画家梦寐以求的一个阶段。

——袁 武

名家点评

张立奎的画代表了当代美术家共同的学术价值取向,他是20世纪新传统中三个绘画脉络的典型个案代表。从他的近期作品中透射出其作品的写实因素、语言样式和表现形式能自觉地回归到中国文化的学术前沿,这是难得的。20世纪的新传统是美术界共同的课题,它也是美术界的学术焦点,有胆有识的人才能涉足于此。一个军旅画家游弋于此中,不能不让我们无比兴奋,相信他会有辉煌的人生。

——傅京生

名家点评

张立奎是从军艺毕业的,一个军旅画家能不受约束出现了令人振奋的面貌,在不同的方向做出努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认为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他最大的成果我认为是将书法的用笔直接运用到他的写意人物画中,作画的书写性非常强,而且书法和他的绘画笔墨的形式已经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境界。在画面上的感觉相当和谐,在人物画当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高润喜

名家点评

他的画路很宽,有较好的书法功底作铺垫,所以他的画是真正书写出来的,每一笔不是画出来的,写意画的“写”字他已彻悟。当前中国画就缺他的这种理解,他的画很有激情,是用情作画,极力强化自己的艺术语言,敢于制造矛盾并解决矛盾,对笔墨的张扬恰到好处,他的画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启迪。

——唐勇力

展览名称:野逸·心象——张立奎试验水墨小品展

主办单位: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

承办单位:徐州雁南艺术会馆

展览时间:9月16日——9月30日

展览地点:户部山翰林街10号雁南艺术会馆

策展人:乔延新

责任编辑: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