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俊沙龙现场发表观点并担任学术主持 书画圈网 闫春玉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欣赏点主要在什么地方,一幅作品有没有味道,好不好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理解?”原西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世俊近日在“书象”艺术品读沙龙(第五期)现场上就书法艺术等相关问题与书画爱好者展开探讨交流。 据悉,本次沙龙由北京画友艺术交流中心、书画圈网、东方美术界主办,北京天元亨臻商贸有限公司协办。中国书法名家张世俊受邀出席并担任学术主持。
书画爱好者观看张世俊展出作品 书法作品的创作与审美 沙龙现场,张世俊在谈到书法艺术审美时表示,现在书法如何欣赏并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客观标准。书法作品的审美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书法作品有一个共性认识,比如这个书法结体、汉字的结构,如果把他支离破碎了,失去了汉字基础,肯定是另外一个东西。所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客观标准应该是雅俗共赏,给人以真善美的意境,主观上受观赏者文化、学术修养,个人阅历等影响,会有不同评价!有些作品视觉冲击力强可能会夺人眼球,产生好感!所以一幅好的作品背后是学养、是文化的积淀,当然也有技法上的纯熟! “作为一个书家首先有政治上、文化上的修养。如果文化修养很低,创作的作品与所表现的艺木形式可能是大相径庭。”张世俊指出,“我们去看一幅作品,从根本上讲,看出处,看作品的源头。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揣摩古人,看作者对古先贤的揣摩和理解,再看作者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里学习观摩书法作品首先对古人我们要有敬畏的心理。在书法的认识过程当中,努力实践并充分理解书法共性当中,去寻找个性、弘扬个性。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解、性情与法度不断相融合,并在特定的状态下将对自己的感发以笔墨的形式迹化。”
张世俊作品 谈到当下书法家应当如何创作,张世俊认为书法的创作要有一个很放松的心态。书家自己要很静,不能浮躁,不要有展览意识,比如看古圣贤的手札,我们可以看都先贤书写很随意,不是刻意的写什么东西。而当下我们展览意识很强,创作一幅作品,往往都是反反复复写一幅作品,或追仿某评委书风认真临写。这对书法发展而言并非好现象,这是机制上的发展。 “中国书法讲究神韵,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创作时涵括书法家的人生阅历、经验、心灵感悟等,将人生的体味、情感的抒发和艺术的感悟与线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张世俊强调,作为一名书法家,应当是“境由心生”。在书法艺术的探索过程中,没有既定成型的方法可供借鉴,因此要以心境平和、不激不历的心态来进行书法创作,既要有功夫,掌握章法,又须见性情,情之所感,意之所托,笔之所动跃然纸上。
张世俊作品 怎么做好书法教育? 在谈到当今书法教育的问题,张世俊指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没有断代,根本的问题是汉字的作用,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汉字书法功不可没。但是,现在可以看到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很多的孩子,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敲字特流利,但是单独拿出来请他写几个字,他写不好,甚至提筆忘字,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我们很多的孩子,很多的家长,希望能够学习书法,能够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来,那么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我觉得给书家,给我们各级书协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书法教育要不要搞,应该怎么搞? 首先,要提高对书法的认识,现在有些人对书法可能还不屑一顾,书法就是写字,很多所谓书法家,在社会上到处表演,给老百姓一个印象,只要拿毛笔写的龙飞凤舞,就是书法家,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书法家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是厚积薄发的结晶。对于古代先贤的书法,为什么敬畏先贤和敬畏书法,因为他们为书法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书法走到今天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首先解决这样一个认识问题。 第二,教材和教员的问题。现在各级的书法班,各种类型的书法班,比比皆是,但是教材是不是统一的,教员水平是不是很高的,不尽然。有很多人写的不怎么样,理论水平也没有,就是为了赚钱。这样的形势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书法教育本身同题。我们各级文联组织、书协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重要的战略手段应该重视起来,真正纳入到我们的工作内容。发动各级组织,动员更多书法家去教孩子们,教书育人。希望我们的下一期沙龙,就书法的教育问题再次展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