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名家 行业 机构 大观 图片 视频

聚焦

旗下栏目: 聚焦 市场 评论 轶闻

双院的《乡村记忆》画,让我想家

来源:中国艺术资讯网 作者:King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7-06



 

  靳双院,运城日报资深美术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原《大众漫画报》主编,漫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从事漫画创作三十余年,发表作品上千幅。并获全国及山西新闻漫画一、二、三等奖。近年来探索创作《乡村记忆》水彩画系列。《山西晚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河东文学》等媒体发表刊发专版,推出系列作品。

  
  公园里,紫色的槐花开得正旺,像半边天的朝霞。
 
      沉醉在槐花的浓香里,想起了双院的系列画作《乡村记忆》。那乡间的院落和老槐树、那鸡那狗那羊、那山坡那桃花那梯田让我想起了童年的院落与田野,想起了我的父老乡亲,想起了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想起了这片土地孕育并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想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苦难与辉煌,也想起了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责任。从沉醉中清醒,心中便多了些许明悟,一种情怀更加清晰,一种坚守也更加笃定。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村前》75CmX53Cm

 
      这就是双院的画作将我引入的情境,情感不由自主地在画作所开拓的空间里恣意奔腾,产生了丰富的联想。面对双院的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或起乡思,或念亲人,或激发起家国情怀,但总归都应是本真的情感。
 
      这是因为,双院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毫无保留、毫无拘束地倾注到了他的画作里面。画面中没有夸张的色彩,没有诡异变形的物象,只有平平淡淡的叙述,用简洁质朴的手法,表现了对家乡最真挚的情感,让人能看到作者纯真的灵魂。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麦场》75CmX53Cm
 

      艺术作品以真为本,以情为要。不论文学、音乐、绘画、雕塑、书法等,尽皆如此。就画作而言,一瞥之后,令欣赏者立即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沿着作品的指向去联想、去思考,是为神品;需经反复观摩方能进入意境,是为上品;只令人产生形式的舒适与美感,不能引人入境,乃无意境之作,是为中品;令人毫无感觉者,是为下品;而令人产生厌恶之类不良感觉的,是为劣品,不入艺术之门。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门前》75CmX53Cm
 

      双院的画,能给欣赏者打开一扇放飞灵魂的天窗。
 
  这是双院作品的第一个特点,情真意笃、质朴自然。
 
  其第二个特点,便是中体西用、气韵悠长。这便是他营造意境的独特方法。
 
  双院运用的是西画画法,而他的灵魂又是中华文化所滋养所凝聚的。那么,在他的画作里,西式的造型方法与中式的意境便自然地融合了。在他的画作里,有广阔的田野,有空荡的院落,但唯独缺少一个最关键的形象,那个躬耕田野的农夫,那个院落的主人。而给欣赏者的感觉,这个人却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个人既陌生,仿佛是与作者毫无牵连的人;又很熟悉,又好似画家的乡亲或父老。这,不正是我们书画的留白,所谓“意在象外、大象无形”么?不正是我们诗文的含蓄,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么?双院能够用西画技法、以充满画幅的不留之法实现意象的间接留白,真真是难能可贵,其珍贵之处不亚于我们传统的书画创作的直接留白。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生活》75CmX53Cm
 

  再看他的空间布局。西画的特点就是要画满,无物可画也要涂上背景色。双院的画虽然也难脱其臼,但他做到了满与不满的辩证统一。在他那满画幅的物象中,我们看到了空旷的田野,看到了空荡的院落,画面疏密有致,满而不挤,空而有物,使画面产生了空灵感。这只是形式上的疏密布局,更重要的是,作者运用疏密布局的方法,营造了意境上的虚实相生,即前文述及的间接留白,深合中国艺术之真谛。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守望》75CmX53Cm
 

  空间布局大定之后,便需将具体物象依构思摆设入画,这便是构图了。双院的画作构图,做到了均衡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使画面产生了灵动感。如《桃岭》的斜线构图,上方的远山田野与下方的院落、左侧的两头毛驴、右侧的窑洞以及两棵桃树,实现了物象的均衡,却又巧妙地避免了呆板的对称,丰富了画面意象。再如《小院》上部的房门、中部的空地、下部的菜畦和猪鸡,一条槐枝相贯,使画面层次分明、分而不散。其余画作亦各具别韵,如《花季》《春晨》《四月》的折线构图、《春到》之T形构图、《看家》《家景》以家犬为主体的中心构图、《初春》的左右构图,都能做到分而不散、变而不乱、均衡而不呆板,寓有法于无法,寓有序于无序,深合中国艺术之神韵。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午后》75CmX53Cm
 

  双院以西画之法,守国画之本,正是中体西用之典范。而由此营造的画作意境,则是气韵悠长,以其主观立意引人生发历史之幽思,令人久久回味。
 
  中国艺术讲究功夫在诗外、功夫在画外。双院作画的功夫,也在画外。这便是其画作的第三个特点,根基深厚,坚韧不拔。双院的创作有三个根基作支撑,其一是文化之根。双院回忆说:“三年前初春的一天,我回到老家,村前的马路亮眼而陌生。找到家门才发现,与时俱进的院景让我格外地不适应。此后,曾经熟悉的小院、院内的一草一木,以及和父辈、和同伴一起趴在院中墙头数星星的画面,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这些,让我伤怀,让我追思。”社会的进步,进步中的浮躁,使我们丢失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我们却还在享受这浮躁的快乐。双院在这浮躁中感到了缺失与伤怀,在伤怀中引发了追思,在追思中激活了潜藏在灵魂深处的、由父辈及祖先传承而来的文化遗传和乡土情怀,引发了他的创作激情。“我不是在玩笔墨,而是在画文化。要画出人们心中有、笔下无的东西。”这便是双院画作的总主题和创作目标,也是他创作活动无比深厚的文化根基。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阳光》75CmX53Cm
 

  其二是情感之根。双院奉从刘海粟的话从事创作:“像写情书一样画好自己的每一幅画。”他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只能用真情实感去记录。能让我的师长和朋友们动情,也许就是《乡村记忆》的真正价值吧。”正是因为他不是在用笔作画,而是用情在作画,用心在作画,才使他的画作充满活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情感,成为他灵感的源泉、创作的动力。我猜想,有些画,他是含着泪完成的。
 
  其三是人格根基。双院为人诚恳真挚、谦虚好学,做事坚韧不拔。他深知自己是靠自学走上了创作道路,缺乏专业训练始终是其短板,除了坚持读书之外,便是坚持速写训练,坚持观摩经典油画,坚持向画界同仁请教学习,以此填补基本功的缺欠。为了让作品能够感动人,他利用各种机会采风,注意观察乡村、窑洞、花草树木等等事物。三十余年的努力和积累,终于在文化遗传被激活之后爆发出来,进入了创作高潮期,连续在《黄河晨报》《河东文学》上推出了专版或专页。
 


 

《乡村记忆》系列作品《院景》75CmX53Cm
 

  有这三个根基的支撑,只要坚守本心,双院在创作道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双院未来的创作之路也还很长,也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首先,西式画法与中式意境的融合,也还只是刚刚起步。要想臻于成熟,还须努力。这努力的功夫不在技法,而在画外,就是读书读画,重点是读中国古代的诗文和中国的名家名画,在阅读中感悟。
 
  其次,生活的积累不可中断。因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活的源头。
 
  第三,技法的训练还须加强。比如,画中家畜形态的生动性、多样性还可以改善,尤其是作为院落中的家犬形象,画得好可收点睛之功。再如,注重关键细节的描绘,《初春》中那只家犬的眼睛描绘得非常有神,但这样出色的细节描绘并不是每幅画中都能看到。好的细节,可以成为画眼,令整幅画画面生动起来。再如,国画、水彩、油画在用笔、线条、色彩等方面的技法也可以尝试借鉴。技法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得鱼忘筌、落纸忘笔,技法不论画系流派,只要有利于表现主题,皆可为我所用,只是须用得不露痕迹。
 
  总之,双院的画让我感动,只有一种感觉,让我想家,从现在一直想到五千年前。( 范永飞)

责任编辑: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