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立丰:遇见自己 文/纽约艺术周刊:张永 元·张养浩:长风将月出沧海.常恐尘纷汩寸心.丹崖不用题名姓,俯仰人间又古今。 邸立丰先生告诉我,他很喜欢张养浩这首诗,他向我透露个他的秘密:当年在央美读研,与导师詹建俊的一个聊天时,詹先生冷不丁的说出一句:“你么,就是个半仙之体”。詹先生劈头盖脸的这一句,叫他想了很多年。一半肯定?一半期待? 好像有位伟人曾经有评过西游记:几分虎气,不惧妖魔,不惧天庭。几分猴气,不计功名,大戏功名。这些或许多少影响了艺术家的性格。 ![]() 邸立丰作品局部 邸先生最近的系列作品:遇见自己。许多是表达自己的自画像,这个系列是自然形成的。在邸先生50年以来的艺术作品中,不经意间画出了近百个他自己的面孔,有的是在课堂写生,有的是在历史空间的舞台上,表达了历史空间的错位交替,感觉了时光的倒流与延伸。邸先生明显是在感照自己,苏醒自己,他把自己当成为另外一个自我。特别是近期作品,越来越明显的表达了这样的感觉理念:即我是故事的主角,我们在感觉这个世界,聆听这个神秘的自然界的声音,并且与他对话。 ![]() 邸立丰作品局部 对于汉民族在历史的空间形成的性格,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邸先生都有所表达。今天看起来仍然是补充历史的空白。 从无我之境重新又回到有我之境。我即自然,我即当下,我即未来。万物作用于我,我在感知万物。展开我的封闭世界,打开自我认知的梦境。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经做过阐叙: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可以看到此时注重的是主体的情感,不论是创作主体还是鉴赏主体,情感因素都是很重的,花草鸟木都因为“我”的情感而有了“情感”。这种现象在文学上其实很多见,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的拿自身体验而说,心情好的时候,四周的景物都会变得不同。 ![]() 邸立丰作品:採菊 (100X80cm) 苏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但同时呢,我就在这里。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该是李清照故意问仆人的场面,那么直接画出来李清照不就更好了吗。可能我们更关心的是李清照。 ![]() 邸立丰作品:凝视 (150X110cm) 物我两忘与自觉加入的表达是邸先生作品新的认知。我更期待邸先生更多的参与作品内涵与表像。当我看见一个陌生人的场面时无论如何也不如看见邸先生自己在那里出现,因为我认识他,了解他。更看重他的感觉和表达,这个就像你愿意和认识的人聊天,你会经常的留意他。无论他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场面,都是你格外关心的。同时呢他的存在与状态更是照见了你自己,你仍然是在找你自己。遇见自己。 几分虎气也好,几分猴气也好,半仙之体也罢,都是感觉系统的瞬间,我们也许期待和盼望的就是无数那么个瞬间,即被称为美好,被称为永恒。 纽约艺术周刊:张永 邸立丰作品: ![]() 天幕(170X140cm) ![]() 天幕(局部) ![]() 古战场 (100X80cm) ![]() 铁甲舰 (100X80cm) ![]() 问天 (100X80cm) ![]() 推演 (60X80cm) ![]() 冥想 (60X80cm) ![]() 北回归线(60X80cm) ![]() 子午线(60X80cm) ![]() 测量 (60X80cm) ![]() 草原 (100X80cm) ![]() 瞄准(130X110cm) ![]() 对决 (100X80cm) ![]() 对决 (局部) ![]() 回忆 (60X80cm) ![]() 当年 (60X80cm) ![]() 渔歌 (100X80cm) ![]() 闯关东 (100X80cm) ![]() 写生课 (150X110cm) ![]() 田园 (150X110cm) ![]() 桃园 (150X110cm) ![]() 凭海临风 (150X110cm) ![]() 招换 (150X110cm) ![]() 招换 (局部) ![]() 艺术家(15X80cm) ![]() 天问(局部) ![]() 工作室 (150X110cm) ![]() 描写 (160X120cm) ![]() 沧浪之水 (150X110cm) ![]() 画押 (100X80cm) ![]() 天书 (150X110cm) ![]() 楚河 (160X120cm) ![]() 启航 (160X120cm) ![]() 问天 (150X110cm ) ![]() 风雨行 (150X110cm) ![]() 四面楚歌 (150X110cm) ![]() 弩机 (150x110cm) ![]() 皇后像 (150X110cm) ![]() 无邪的东方 (局部) ![]() 邸立丰工作照片 ![]() 邸立丰工作照片 ![]() 邸立丰工作照片 ![]() ![]() 邸立丰向母校中央美术学院赠送出版系列著作 关于邸立丰作品的评论 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 邸立丰自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以后,在国内外的许多展览里,成功的表 达了他的作品精神与深厚的油画技术水平,特别是在美国的巡回展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邸立丰作品传达了中国精神与时代的感觉,这在艺术家的生命价值里尤其值得肯定。 詹建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画院院长,油画艺术委员会主席) 邸立丰的作品里透出了他对油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他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研究东西方文化与经典传统,他在美术学院教师的岗位上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其中不乏成功的艺术家。邸立丰有自己坚定的艺术理念,把中国精神与西方经典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且在作品的表达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宋慧民:(鲁迅美术学院院长,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 邸立丰的大清系列作品气势磅礴,深刻的表现出那些历史的深度与时代精神,在这个角度上看他是成功的。邸立丰的油画作品内涵丰富,在经典油画技术方面有比较高的表达能力,特别是他开办和主持了鲁迅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级研究班,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与贡献。 张永:(美国艺术周刊) 邸立丰先生的油画作品,保持了中国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顶尖级艺术水平,特别是在关于油画技术方面与传统经典保持很一致的继承。在这个角度上我比较钦佩邸立丰先生,因为在浮躁的当下社会与环境中,能够保持和具备这些经典素质与品质的艺术家少之又少。可以看得出来,邸立丰先生是深刻领悟了西方大师的油画内涵与技术,并且在他的笔下能够得心应手的发挥出来。 费加罗:(美国密西根大学校长) 我们很荣幸的聘请到邸立丰教授来密西根大学讲课与举办他的油画展,邸先生的油画作品给我们带来东方中国民族精神与传统气息,我们高兴的看到邸先生如此高超的油画技术和表达水平,邸学生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中国传统与欧洲经典结合的深刻印象。 李宝泉:(鲁迅美术学院 副院长教授) 作为一名在美术学院有着二十多年油画教学经验的教师,邸立丰很敏感的注意到艺术教育的许多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写出了大量的教学笔记。今将这些随时记录的点滴体会总结整理出版,既可以看出邸立丰教学中的刻苦勤勉与严肃思考。我们通过一位富有原创精神的艺术家的视角,一种对艺术史敏锐的洞察力,以全新的眼光去看那些我们已经很熟悉的经典画作。邸立丰通过大量分析传统艺术大师的作品图解来解释和说明物理.几何等科学知识与艺术法则,并通过科学性的研究,以自己的观看方式在科学知识与艺术法则之间;科学和艺术史之间架构起桥梁,打开了一个直到不久前还无人在意的研究领域。 邸立丰简历: ![]() 邸立丰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硕士研究生班。多次荣获中国油画大奖,作品广为世界各地区人事收藏。巨作《大清皇室图》、《无邪的东方》轰动北京及香港。曾经在美国及欧洲举办个人巡回展览。其独到的表现,深厚的技巧,简朴深刻,庄重清丽。常令人想起逝去的岁月,昨日的辉煌。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 主要展览资料: 1990年第一届中国油画展。 1993年世界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和平万岁》优秀奖。 1995年第2届中国油画展览。作品《雨季的失落》获得中国油画艺术奖。 1998年参加纽约艺术展览。作品《清代系列》获得优秀作品奖。 1998年参加香港中国艺术大展。作品《无邪的东方》获得优秀作品奖。 2000年参加法国巴黎艺术展。作品《皇家系列》获得金奖。 2002年参加英国艺术展览。作品《春天系列》获得一等奖。 作品被纽约艺术美术管,纽泽西美术管,伦敦艺术出版公司,中国美术管等收藏。 2023年在北京798美仑美术馆举办邸立丰油画展。 2024年在北京798美仑美术馆举办邸立丰从艺50年油画展。 出版著作: 《列宾美术学院与俄罗斯艺术》 《经典油画的解读与分析》 《暗箱,西方油画技法探秘》 《人体油画技法》 《邸立丰油画作品》 《追梦人邸立丰油画》 《中国当代主流艺术--解读经典》 |